来源 : 1997 年 03 期
神话般的“反物质”
一艘宇宙飞船升空,只需携带10毫克即1%克的“燃料”,这是不是神话呢?不,因为确有这种“燃料”,10毫克约可产生相当于200吨液体燃料所产生的动力。这种能源就是“反物质”。不久前,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用低能量环形加速器做实验时,获得了一种反物质,虽然它瞬息消逝,却为反物质的实际应用展示了美好前景。
第一位预测有反物质存在的科学家是迪拉克,1933年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领奖仪式上就指出:不但地球上存在“反物质”组成的另一世界,而且在夜空中所见许多星辰中,有些天体就是由反物质构成的。
大家都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质子、电子、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虽不带电,却有一定的磁性。因此,必然存在一种物质现象,也就是说还有一种质子是带负电的叫“反质子”,同理,还有带正电的“反电子”和磁性相反的“反中子”,它们统称为“反物质”。物理学家眼下还没有办法把它们结合反物质保留下来。主要是它们的能量太高,“安定”不下来,因为物质与反物质简直水火不容,只要相遇,就互相吸引碰撞转化为光。所以,通常物质中是无从获得反物质的,即使实验条件下,反物质也是瞬息即逝。
据称:当1克物质与1克反物质相撞湮灭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世界最大水电站12小时发电量的总和。反物质还是诊治疑难疾病的能手,可用它准确击中癌瘤,而不损害周围组织。反物质有巨大的爆破力,却没核能那种破坏环境的副作用。它还可用来移山填海,例如把喜马拉雅山移开,西藏就可以受到印度洋暖湿空气的影响,变成温暖多雨的花果山。
(摘自《三产经济信息》第2期 作者 夏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