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战术

来源 : 1997 年 02 期 

昆虫的战术

作者: 仁可

经过3亿多年的不断进化,昆虫已变得越来越聪明了。为了使自己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它们发明了各种各样先进的捕食和保护方法,就像人类在战场上运用各种不同的战术一样,令对手防不胜防。

隐形战术为了躲避自己的天敌,昆虫的第一条防线便是怎样隐藏和伪装。有的昆虫长着斑斓的翅膀,看起来就像枯叶一样;有的长着奇形怪状的花纹,宛如地衣覆盖的树干;蝽象、尺蠖蛾的幼虫则把自己“变”为小树枝;还有许多昆虫能够随着背景的颜色变化而变化。这些昆虫像穿着迷彩服的野战军一样,敌人根本分不清目标。

纸老虎战术如果想脱离险境,但又没有隐形的本领,最好的办法是装得非常凶恶的样子,或者使猎食者看到便“恶心”、“倒胃口”。舟蛾幼虫是这方面的专家。它身上长着一个有白边的深色鞍状图案,如果谁碰它一下,它便满脸涨得通红,一副吓人的模样。同时无毒的尾巴也高高举起,就像毒刺准备向对手刺去一样,使人望而却步。

化学战术许多昆虫掌握有化学武器,用来击退或进攻敌人。受到攻击的时候,有些昆虫身上的恶臭会使敌人掩鼻而去,有些能分泌使敌人身上起泡的液体。炮?的化学武器可能是最先进的。在它的后腹有一个炮塔,当它“开炮”的时候,发出“咝咝”的声音,其“炮弹”是一种防卫性液体,接触空气便产生雾气。炮?的大炮可以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射,并能瞄准目标进行连续、迅速而有效的“轰炸”,足以使入侵的蚂蚁倒地痉挛,甚至还可以把一只跑来想吃?虫肉的青蛙打退(见上图)。

陷阱战术猎人在捕食动物时常常挖一个陷阱,或装一个机关,等待猎物自投罗网。昆虫也有这个本事。在炎热沙丘底下猎食幼虫的蚁狮,是位善于运用陷阱战术的“军事家”。它先掘一个漏斗形的沙坑,把自己埋在沙里,只把头部和月牙刀形的大颚露在外面。等到有一只蚂蚁或者是别的猎物走近穴洞边缘,浮沙倾泻,使它跌进躲在下面的蚁狮的口中。偶尔有一个在挣扎中的昆虫,在洞口立住脚不肯掉下去,蚁狮就把头一摇,掀起许多沙粒,打在对手的身上,使它在边缘无法立足,直到跌落坑底为止,那时蚁狮再用双颚把它咬住,拖进沙里。过不了多久,你就会看到一个残骸被抛到了坑外,真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见左图)!

伏击战术打好埋伏,等待敌人的出现,打它个措手不及,恐怕是最有效的战斗方法。当然昆虫的伏击战术有点像守株待兔。你看虎?虫。它先找一个昆虫经常路过的地方,然后挖一个约有半米深的垂直穴道,穴道的直径只比它本身宽一点点,大概是铅笔大小的样子。肚子饿了,虎?虫便聚精会神地听附近的脚步声,等候疏忽大意的猎物经过。虎?虫长着一个庞大的头,它在洞口把头弯下来,以便和地面保持同一平面,像洞口的盖子,难以发现(如下图)。月牙形状的上下颚能够以飞快的速度捕捉路过的昆虫。力量大的昆虫不能把它从穴洞里拉出来,因为它腹部长着两把钩子,像轮船的锚,可以把自己的身体钩在墙壁上。

昆虫的战术当然还有许多种。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它们不断积累经验,找到了各自得以繁衍的护身术。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