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1998 年 02 期
硒与人体健康
作者: 吴甫成
硒是人体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含量不大(仅占人体重量的千万分之二)却必不可少,缺硒将引起某些病变。
解放前,黑龙江克山县发现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每年冬春季节流行,发病率很高,生育期妇女和儿童死亡率尤高。患者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自觉心里难受,头晕,气短,恶心,呕吐,病人往往来不及医治就死了。有的村庄在发病高峰期竟然死得一个不剩,其况惨不忍睹,故在重病区有“光棍村”、“绝户沟”的叫法。这种病后来又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许多省区发现,因最早出现在克山县,故名“克山病”,它是一种急性心肌坏死的特异性心脏病。
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的一些山区,还有一种奇怪的大骨节病。这种病主要损害青少年发育中的骨骼和关节,使关节变粗、疼痛,并造成管状长骨障碍。患者身材十分矮小,故有“矮人病”之称。例如,河北隆化县一个大骨节病的高发村,全村只有一个高个子也是从外地迁来的。严重的大骨节病患者,四肢和肩关节都僵化变形,丧失活动能力,自己不能穿衣戴帽,连吃饭也要别人喂,病人走路十分吃力,摇摇摆摆,所以西北地区又将其症状称为“柳拐子病”。这种病只发生在某些特定区域,外地青少年迁入病区就有可能得病,迁出便可好转。所以病区以前有“逃拐子”的习惯。就是把孩子送到非病区养大再接回来。
经多年研究,现已了解到,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均分布在我国的低硒带,与自然环境中硒含量过低有关。由于环境中硒含量过低,食物中硒含量低,导致病区群众硒的摄入量低,血液中硒含量低,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发生。因而用亚硒酸钠、富硒酵母、富硒食品能很好地预防和治疗克山病与大骨节病,其有效率均在90%以上,我国现在可完全控制这类疾病的流行。克山县过去的“光棍村”和“无人屯”,现在变成了“幸福村”和“富裕屯”,“柳拐子病”也一去不复返了。
人体缺硒不但易患克山病和大骨节病,而且与某些癌症的发生有关。据报道,在平均硒摄入量相对高的保加利亚,妇女乳腺癌的死亡率在全世界最低,而在美国,因膳食中硒的摄入量较少,由乳腺癌引起的死亡人数则居世界第一。我国科学家研究,在低硒摄入区,癌症发病率高。
硒的正常摄入量为每人每天50~200微克,在缺硒地区,人们可以口服亚硒酸钠、富硒酵母和富硒食品来预防疾病和癌症,国内外用硒剂药品来治疗疾病和癌症也收到良好效果。当然,硒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之一,大剂量摄入硒也是十分有害的,会引起硒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