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11 年 3,4 期
“大头孩子”的故事
作者: 弋戈
“大头孩子”的奇怪行为ヾ
分大头孩子的后脑勺特别大,有棱有角的,他已经两岁半了,可还不会说话,成天自顾自地玩,不想搭理谁。
一天,家里来了一个骑脚踏车的小妹妹。
大头孩子目不转睛地看着脚踏车,觉得很新奇,突然冒出一句:“是的,可是它的小轮子究竟怎么会转起来呢?”
大头孩子突发其言让他的爸爸妈妈惊异极了,他们以为大头孩子会说话了。可遗憾的是大头孩子又闭上了嘴,之后什么也没有说。
“该不会是个哑巴吧?”大头孩子的爸爸妈妈担心死了。
又过了两年,一直到大头孩子四岁的时候,他才开口说话。这让大头孩子的爸爸妈妈放下心来。
可接下来,大头孩子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他从来不跟别的孩子玩,经常一个人躲在安静的地方发呆。
“孩子,你在干什么呢?”
“我在沉思……”大头孩子很专注。
大头孩子并不孤独,他在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但这令他的爸爸妈妈很担忧,大家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怪孩子今后会有什么成就。
“大头孩子”的“罗盘经历”
有一天,大头孩子生病了,他像一只温顺的小猫般蜷伏在家里,一动不动。
“孩子,快看爸爸给你带什么礼物来了。”大头孩子的爸爸拿来一个罗盘给他解闷。
大头孩子捧着罗盘仔细观察起来,他惊奇地发现罗盘中间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总指着北边。
“怎么它总是指着北边呢?”大头孩子再也坐不住了,他试探着把罗盘转过去,结果发现那根针还是指向北边。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东西让它总是指向北边呢?”大头孩子忘了病痛,一脸惊讶地望着爸爸,“这根针周围什么也没有,是什么力量推着它指向北边呢?”
大头孩子对罗盘的好奇让他对“场”的特性和空间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激发了他研究科学的无穷毅力和耐心。后来,他把毕生的心血都挥洒在上面,开创了物理学的四大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
这位有点“古怪”的大头孩子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尔帕特·爱因斯坦,他的成功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因为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爱因斯坦档案
阿尔帕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拥有瑞士国籍)、思想家及哲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
爱因斯坦经典语录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这是爱因斯坦的成功之道。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聪明,但他通过“勤奋”让自己成为“天才”。有时候,爱因斯坦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他会花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在别人喝咖啡休闲的时间他会去搞发明创造。这句话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经过努力和勤奋而成的。
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知识的终身不懈的追求。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做出诸多杰出贡献,成为世纪伟人,是因为他有一种终身学习、终身钻研的决心和毅力。在晚年,爱因斯坦仍然很勤勉,撰写了诸如《相对论和空间问题》等很多极具影响力的著述。
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爱因斯坦67岁时仍然为童年时的“罗盘经历”感慨万千,他认为是那一次经历让他尝试了好奇的冲动,萌发了专研的兴趣,使他终身受益。是好奇心成就了他的一番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