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嫦娥”再奔月

来源 : 2010 年 12 期 

美丽“嫦娥”再奔月

作者: 剑民

今年的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的日子,正当全国人民沉浸在欢乐气氛中的时候,“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实现卫星和火箭的分离,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10月6日,“嫦娥二号”卫星开始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通过这次“太空刹车”,“嫦娥二号”结束奔月飞行,成功被月球捕获,进入周期12小时的环绕月球椭圆轨道,成为我国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为其最终进入工作轨道,进行科学探测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奔月壮举

静谧的山谷间,强烈的灯光照射着群山环抱着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

此时此刻,在离发射塔1 000多米安全距离外的多个参观台上,在发射场不远处的一条条乡间山路上,在西昌指控中心大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静静等待……

与“嫦娥一号”一样,中国探月卫星的再次发射,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10、9、8……3、2、1,点火!”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就在指挥员喊出点火口令的同时,发射控制台主操作手用力按下红色的点火按钮。

一道喷薄而出的橘红色火焰,托举着高大的长征三号丙火箭,拔地而起,直刺苍穹。

一声仿佛空气被撕碎的声音瞬间爆发,排山倒海一样压向重重群山,当拖着长长尾焰的火箭冲向高空三四分钟后,轰隆隆的巨大声响仍在天际间回荡。

承前启后

大家应该还记得三年前“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的场景吧?与三年前首次奔月的“嫦娥一号”一样,“嫦娥二号”依然是一颗绕月探测卫星。不过,“嫦娥二号”绝非“嫦娥一号”的简单重复。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像、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这才是“嫦娥二号”的历史使命。

作为“绕月”与“落月”的桥梁,“嫦娥二号”将带给人们哪些惊喜?

据科学家介绍,“嫦娥二号”探月工程有四个特点:快、近、精、多。“快”就是时间快了,“嫦娥一号”用了近14天时间才进入工作轨道,“嫦娥二号”只要一半时间就可以做到。“近”就是环月的轨道变了,“嫦娥一号”绕月轨道距离月球200千米,而“嫦娥二号”轨道距离月球只有100千米;另外,“嫦娥二号”还要进行15千米降轨,也就是卫星离月面最近距离只有15千米。“精”就是测量的精度高了,比“嫦娥一号”相机的分辨率提高了很多。“多”就是试验项目多,包括一些“嫦娥一号”未曾进行过的试验。

突破创新

“嫦娥二号”卫星与“嫦娥一号”相比,又有突破与创新,科学家通过制定四个科学目标来体现。

第一个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高分辨三维影像图。要将“嫦娥一号”与“嫦娥二号”三维影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校正与融合,优化数据反演和处理模型。

第二个目标是探测月球物质成分,开展太阳活动峰年期间月球表面某些元素的含量与分布探测。

“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五大系统比较图

第三个目标是制作高分辨率的全月球微波图。通过对该图的研究,深化对月球的热流和内部能源的认识、发现月球辐射的昼夜变化规律、探测月球土壤特性,得到开展月球形成和演化研究的重要科学素材,以及评估月球基地选址和月表环境特征的重要工程数据。

第四个目标是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

肩负使命

“嫦娥二号”是“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了这次奔月旅行。概括起来有这样两个主要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对“嫦娥三号”运行过程的某些关键技术进行演练和验证。这些关键技术有:突破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演习轨道机动与快速测定轨技术;建立为保证“嫦娥三号”降落的快速测轨体系及测控系统等。

第二个目的是测绘“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的精细地形地貌图。

探月计划

2020年前,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以无人探测为主,分三个实施阶段。

第一步:“绕”。2004~2007年,研制和发射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实施绕月探测。

第二步:“落”。2013年前后,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

第三步:“回”。2020年前,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主要任务是突破采样返回探测器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技术;在现场分析取样的基础上,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进行试验室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与演化的认识。

在“绕”“落”“回”均成功实现以后,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载人登上月球的计划。

美丽“嫦娥”再次奔月,在浩淼的太空中续写着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

【链接】

“嫦娥一号”探测卫星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在西昌发射升空。“嫦娥一号”任务的科学目标可以概括为4点: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元素、矿物与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估算月壤厚度和资源量,探测地月空间环境。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于月球表两预定撞击点。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宣布完美落幕。

“嫦娥三号”探测卫星

顾名思义,“嫦娥三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第三颗人造卫星。届时,“嫦娥三号”要携带一部“中华牌”月球车着陆,实现月球表面探测。根据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规划,“嫦娥三号”有望在2013年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探测卫星

“嫦娥三号”将穿“防弹衣”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