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8 年 7,8 期
团队协作,互激共振——智力激励法
作者: 奥秘精灵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经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只有一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这句话,让我们认识到思想交流的力量。智力激励法,英文原意是Brain Storming,即头脑风暴,亦简称B S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提出的,借助于思想交流的力量,激发人们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
智力激励法,一般以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与者围绕着一个中心议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胆设想,无所顾及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自由讨论,借此达到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修正、相互补充的效果,使各种创造性设想产生共鸣,进而诱发出更多的新见解、新观点,最终获得具有可行性的创造性设想。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就是奥斯本头脑风暴的最佳“中国式”释义,即表现为借助于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互相激励”。
实践智力激励法,必须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1)禁止评论他人构想的好坏;
(2)最狂妄的想象是最受欢迎的;
(3)重量不重质,即为了探求最大量的灵感,任何一种构想都可被接纳;
(4)鼓励利用别人的灵感加以想象、变化、组合,以激发出更多更新的灵感;
(5)不准参加者私下交流,以免打断别人的思维活动。
常用的智力激励法,是借助于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一般由3~8个人组成一个团体共同讨论同一个议题。除此之外,还有个人BS法,它是将奥斯本头脑风暴法用于个人领域,以提高个人创造性能力的方法。这时,主要采用发散性思维,针对某一主题,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期激励自己,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例】
多功能清洁工具
蔡泰新同学发明的多功能清洁工具主要由主杆和可替换的工具头组成。主杆具有伸缩性,可适当调节长度,主杆与工具头之间通过统一规格的螺纹以旋合的方式进行连接组合,不同的组合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例如:扫地时,可换上扫把头;拖地时,则改为拖把头;扫天花板时,就换成毛刷;擦玻璃窗时,便装上刮水刷;如果需要的话,还可换成垃圾铲头当垃圾铲用。怎么样?用途还真不少吧。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其连接杆采用较为耐用的金属制作,当工具头损耗后,可按需要单独购买,既经济又方便。
▲多功能清洁工具示意图
【点评】
清洁工具的种类越来越多,扫把、拖把、鸡毛扫、刮水刷、垃圾铲等等一大堆,占用了不少地方。能否对它们进行整合,以提高使用率呢?
蔡泰新同学发现这些工具都有一个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都有一个主杆。因此,他就想,要是保留主杆不变,再设计具有统一连接装置的各式工具头的话不就构成组合工具了吗?于是,多用途清洁工具的雏形便出来了。接着对组合连接的方式进行了多次设计,最终确定以螺纹结合的方案最为简便、可靠。
在多功能清洁工具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蔡泰新同学发明创新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自我激励的过程,在激励中思考,在激励中完善,终于设计出了这个用途广泛、可方便替换工具头的多功能清洁工具。
【思考与练习】
1.你认为蔡泰新同学的设计还可以加以扩展吗?请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2.看到多功能清洁工具,就让我们联想到电工组合工具,它们所采用的方法是如此相似。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一类物品是可以进行整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