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1996 年 06 期
对联里的科学
作者: 光明(江西)
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有的对联还含有一定的科学知识。
数学知识清乾隆50年,在乾清宮设千叟宴,内有一叟141岁,乾隆与纪晓岚以此为题出联答对:“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60岁为一花甲,两个花甲共120岁,三七岁月,即21岁,相加恰好是141岁。
纪晓岚对曰:“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70岁称为古稀,古稀双庆是140岁,再加上一度春秋,即1岁,便是141岁,对得十分贴切。
天文气象知识有这样一副对联:“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
上联从月的形状上介绍了天文知识。新月发生在阴历每月初八、初九,月亮上部缺了一半,似弓形,故曰“上弦弓”;残月发生在阴历每月22或23日,月亮下部缺了一半,故曰“下弦弓”。下联从声音上介绍气象知识——春雷与秋雷的区别。一形一声,构成一副妙联,活泼生动。
植物知识明朝对联大师解缙作过这样一副对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上联的蒲、桃两种植物名,恰如与第三种植物“葡萄”同音,而蒲属草木植物,桃和葡萄属木本植物。下联的梅、桂两种植物名,又恰好与第三种花“玫瑰”同音,梅于冬末春初开放,桂和玫瑰于夏秋时节开花。可谓对得奇巧!
物理知识宋代大臣寇准和杨大年合作过这样一副对联:“水底日为天上日,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个是说利用“水”当镜子,反射成像;另一个是说利用“眼”作透镜成像。两个光学定律融于一联,实在令人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