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之父”——宋文骢

来源 : 2016 年 12 期 

“歼-10之父”——宋文骢

作者: 高荣伟

他是中国飞机设计战术性能气动布局专业组创建人之一,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电子系统研究室;他长期从事歼-10飞机的研制,被誉为中国“歼-10之父”。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

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

1930年3月26日,宋文骢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早在学生时代,宋文骢就与飞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那不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少年时代,宋文骢是在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中度过的,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飞机对昆明没完没了的轰炸。目睹美丽的古城经常遭遇日军轰炸,一个念头在少年宋文骢心中潜滋暗长:“长大要当飞行员!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飞机。”

1952年,宋文骢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入空军工程系学习,开始了他的飞机设计生涯。大学毕业后,宋文骢先后在沈阳飞机制造厂、国防部六院一所工作,成为我国飞机战术和气动布局专业创建人之一,同时,他也是我国先进新式气动布局设计技术的开拓者。

中年奋发,澎湃强国雄心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空军,甚至没有一款“拿得出的先进战机”,不少人感慨“中国空军凭的是一腔热血在捍卫着祖国的天空”。1981年年底,代号为“10计划”的新一代歼击机项目正式拉开序幕。1986年,56岁的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肩负起了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先进战斗机的历史重任。

有人问宋文骢:“宋总啊,搞一个型号飞机可能要10年、20年。你今年已经50多岁了,这架飞机在你手里能设计定型吗?”宋文骢说:“这架飞机能不能在我手里定型,我说了不算。但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架飞机的研制,中国一大批现代飞机设计研制的人才肯定会成长起来!只要为他们铺好了路,到时候我在不在没关系,自然会有比我更高明的人来接着干。”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宋文骢领导广大设计技术人员,一步一个脚印,一次又一次攻克技术难关,默默地向目标迈进。

老马信步,铸就钢铁雄鹰

宋文骢是个尊重科学的人,他对急功近利、违背科学的做法非常反感。为了让歼-10试飞成功,歼-10战斗机副总设计师戴川回忆说:“宋老的方法就是反反复复、反反复复把工作做到位。”

1998年3月23日,歼-10飞机在成都进行首飞。试飞员操作着歼-10如一道蓝色闪电,从地面掠起,直击长空!随后,一项项试验顺利通过!歼-10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战机已跻身于世界航空先进行列。

然而,研制歼-10的困难才刚刚开始。从1998年开始到2003年完成试飞,其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比工程研制阶段更多,但都被宋文骢带领的团队踩在脚下。2006年,新华社宣布:“由中国自主研制的歼-10战斗机,已成建制装备部队、形成作战能力。”这一年,离宋文骢受命为歼-10总设计师之时已过去了整整20年。

宋文骢把一生精力投入到了祖国航空工业腾飞的伟大事业之中,就在歼-10飞机18岁生日的前一天,2016年3月22日,宋文骢在北京301医院逝世。

从少年立志,到为祖国航空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宋文骢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探索和攀登的峥嵘岁月。他的严谨求实和创新精神,他的坚忍不拔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