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民族自尊的风帆——记中国铁路史上的杰出工程师詹天佑

来源 : 1997 年 02 期 

扬起民族自尊的风帆——记中国铁路史上的杰出工程师詹天佑

作者: 江河

当列车经过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站台时,人们禁不住对一尊伟人铜像肃然起敬,他——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我国历史上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就是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的。

立志救国

广东省南海县靠近珠江三角洲有一片肥沃而又美丽的土地,1861年4月,詹天佑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小村庄。

天佑的父亲是个茶商,每次外出做买卖回来,总忘不了给自己的儿子讲许多有关鸦片战争的故事。一次,当父亲讲到清朝皇帝把林则徐革职、英国侵略军趁机入侵广州的时候,小天佑气得攥紧小拳头,急切地问:“父亲,为什么我们打不过洋人?”

父亲虽然不明白清王朝政治腐败的大道理,但他还是给儿子找到了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中国人造不出洋枪洋炮。”

“ 中国人造得出! ”生性倔强的天佑心里很不服气。

一天,父亲突然意识到家里的自鸣钟不见了。推开儿子的房门一看,满地都是拆开的零部件。父亲很生气,顺手去打儿子的屁股,不想手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翻开天佑鼓鼓囊囊口袋一看,天哪!简直是个“百宝囊”,什么小齿轮、发条、螺丝钉等,装满了口袋。再看天佑的作业本,四书五经的内容没有,倒是照着他堂伯伯从香港带来的一些画报画了许多火车、轮船,地上还有一些用泥巴捏成的火车头等机器模型。

“赶紧把自鸣钟给我装好送来!”父亲想惩罚一下这个“不成器”的捣蛋鬼,语气非常严厉。

没想到过了一会,嘀哒响的自鸣钟就摆到了父亲的桌上。

1872年,清政府派员到香港主持选送幼童出洋留学工作,12岁的天佑名列前茅,被录取为第一批出国留学预备生。临行前,父亲嘱咐他学成速归,报效祖国。

从美国斯布林菲尔的西海文小学,到纽海文中学,再到耶鲁大学,詹天佑每天早起晚睡,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上。

1881年5月,天佑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专业毕业。许多朋友劝他留美工作、深造,都被他一一谢绝了。他想到祖国的落后,想到家中的父母,想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不能再等了,他要回去报效自己的祖国,孝顺自己的父母。

锋芒初露

回国后担任的工作却给了詹天佑当头一棒。无能、糊涂的清政府把他分配到福州船政局水师学堂去学习海船驾驶,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派不上用场!

正当詹天佑叹息不止、彻夜难眠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中国铁路公司”在天津成立。1888年,詹天佑应邀北上,担任公司的工程师。公司总工程师是一名叫金达的英国人,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对詹天佑经常进行刁难、压制。为此,有人劝詹天佑去找金达评理,他却不以为然说:“技术业务是个实在的东西,他们压不住我们,不要理睬他们。”

詹天佑的话不久就应验了。

1892年,铁路向东延伸,被变幻莫测、水流湍急的滦河挡住了去路。谁来建造这座高难度大桥呢?金达先后邀请了英、日、德三国的工程师前来承包建桥工程,但这些工程师都因打桩失败无功而返。

眼看大桥交工日期临近,金达又气又急,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他想起了詹天佑。

詹天佑一口应承下来。为此,许多人都替他捏一把汗,但他信心十足,认为这是一个为自己也为全中国人争气的大好机会。他首先仔细分析了外国工程师打桩失败的原因,接着,重点了解了滦河河道历史上的变迁,以及河水四季的流速等情况,然后,采用中国传统的造桥方法,再配以较先进的机器进行打桩。

桥基终于从河底稳稳地竖了起来。不久,一座崭新的铁路大桥屹立在滦河之上。

金达再也不敢小看中国的工程师了。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选詹天佑为会员,半殖民地中国的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工程师,被膺选为英国工程研究会的会员。

扬眉吐气

1905年5月,一个消息令世人震惊:詹天佑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明事人心里都清楚:1903年,清政府准备修一条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称“京张铁路”。英国和沙俄的资本家盯着摆在眼前的这块肥肉,都想大捞一把,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向清政府提出:除非中国用自己的钱和自己的工程师修这条铁路,两国才不干涉,否则,决不善罢甘休。英俄有个盘算:中国人不可能修好这条铁路。落后便要受欺!清政府既不敢得罪英国,也不敢得罪沙俄,万般无奈下,不得不“冒险”任命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并从国库中拨出巨款作为筑路经费。

詹天佑一上任,嘲笑、讽刺、诬蔑的恶浪平地而起。国内的“软骨头”说:“这是异想天开! ”“这是把钱扔进水里!”“这是不自量力!”等等。

洋人们则大放厥词:“中国人修不好这样艰巨的工程”,“这样的铁路工程师在中国还未出世呢”等等。

詹天佑听后非常气愤,他在动工大会上振臂高呼:“同胞们,我们一定要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来修好中国的铁路。”

为了鼓舞工程人员的士气和表示自己修路的决心,詹天佑把全家从广东搬到长城脚下艰苦的工地上安营扎寨,风餐露宿。

1908年5月13日,居庸关隧道打通!

经过日夜苦战,1145米长的八达岭隧道也顺利打通。

紧接着,石佛寺和五挂头隧道也胜利完工。

在修筑过程中,詹天佑还首创了“人”字形铁路,解决了铁路因坡度较大带来的难题。

1909年10月2日,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庆祝声中,京张铁路正式通车,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铁路!人们奔走相告,普天同庆。作为这一铁路总设计师的詹天佑同他的事业一道,被载入史册,永远为中国人民所崇敬、所纪念。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