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飞机拒载的“乘客”——乒乓球

来源 : 2016 年 08 期 

曾被飞机拒载的“乘客”——乒乓球

作者: 艾米

运输的困难户

无论是比赛场上我国运动员的表现,还是普通大众的参与程度,乒乓球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国球。可谁又知道,它曾是运输的困难户呢!它过去一直被定义为危险品,无论是海运、汽运还是铁路运输,都得像雪糕、冷冻肉一样,搁置在冷柜中,只不过温度可以稍高一点,控制在5摄氏度以下即可。

然而,飞机并不买账,颇受欢迎的乒乓球曾经是被飞机拒载的“成员”之一!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问题就出在材料上。用木拍击打时会发出“乒”的声音,当落在桌上时又会发出“乓”的声音的乒乓球最初应用的材料是赛璐珞。赛璐珞学名是硝化纤维塑料,俗称假象牙。

易“发火”的赛璐珞

虽然乒乓球摸起来顺滑,手感很棒,弹性又好,但是它“发起火”来可不是一般的凶残。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极易燃烧,要知道,它的燃点只有100摄氏度,自然点180摄氏度,一旦点着,仅需几秒就能疯狂地燃烧起来。

因为材料过于易燃,但凡生产过乒乓球的企业多多少少都曾出现过火险。因此,行内给乒乓球生产厂家起了个外号——烈火中永生的行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和存放乒乓球的区域都需要保持通风和常年禁烟的状态。否则,在密不透风且闷热(温度稍高)的条件下,一旦赛璐珞释放更多酸性物质,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自燃的情况。

赛璐珞的性子之所以这么火暴是因为硝化纤维占到了赛璐珞主要成分的70%左右,而硝化纤维恰恰是制作TNT炸药的主要原料之一。读到这里,有没有一丝丝后怕?原来日常生活中拍打的乒乓球成分竟和炸药有着颇深的渊源。

当时选用赛璐珞制作乒乓球,是因为赛璐珞有较强的抗张力,耐酸、耐油,当然也耐水。这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点。然而,“易燃且燃烧会释放大量有毒的刺激性气体”这一条规定让国际乒联对其下了禁令。其实早在2006年,欧盟就已经禁止工厂生产以赛璐珞为原料的玩具,当然这不仅是因为它易燃,而且还因为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粉尘,对工人伤害极大,甚至会导致肺癌。

赛璐珞被禁用生产乒乓球了,但是乒乓球不能退出历史舞台。于是,中国企业临危受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行之后,国际乒联委托广州双鱼和上海红双喜研发环保型乒乓球。2011年两大制造商推出了用新的材料制作的乒乓球,2014年新球通过了国际乒联五大核心标准检测(硬度、圆度、重量、偏心及弹跳),5月9日用新材料制成的乒乓球在全球首度公开发售。至此,已使用了120多年的赛璐珞材质乒乓球正式“退役”了。

新材料带来的新问题

新材料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醋酸纤维素,相较于赛璐珞,它最大的优势当然就是不会自燃。不过,这两种物质很是相近,无论是手感还是外形都不好区分。在这里我们要教给大家两个办法分辨赛璐珞乒乓球和醋酸纤维素乒乓球:其一是直径区分法,醋酸纤维素乒乓球标准直径为40毫米~40.6毫米,而赛璐珞仅为39.8毫米;其二是声音法,两种材料的乒乓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触碰到乒乓球台发出的响声是有区别的,当然第二种方法得有经验的人士才能辨别清楚。

尽管外形变化不大,但是据我国乒乓球教练孔令辉反馈,新材料制作出的乒乓球由于增大了直径,再加上材质的不同,导致上旋球和相持的概率变大,这样对运动员力量的要求比以往更高,比赛时,运动员的体能消耗也会相应增加。不过我们相信,中国体育健儿一定会尽快适应乒乓球的变化,继续为国争光!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