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嫦娥的宫殿

来源 : 2003 年 09 期 

飞向嫦娥的宫殿

作者: 郭振海;郭村荣

“嫦娥奔月”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神话故事,它表达了人类飞向月球的愿望。现在,这个美好的愿望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九天揽月会有期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人们逐步认识到,月球是一个极其丰富的资源宝库。最关键的是,地球上的能源正在逐渐枯竭,而月球上的能源如果能得到开发,保守估计也够人类用上几万年。事实上,不仅仅开发月球资源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单是航天技术的进步就会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共获得了 3000多项专利,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世界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因此受益。据统计,在“阿波罗”计划上投入的每1美元平均带来了5美元的效益。

一个新的月球探测热潮已经到来。美国不久前宣布了 “新前锋月球探测计划”,明确今后的深空探测以月球为主。欧洲空间局则计划在2020年之前分4个阶段进行月球探测,最后完成月球基地建设,宇航员进驻永久性月球基地。日本计划明年发射“月神号”月球探测器,印度也提出了自己的探月计划,甚至连美国的一些私人公司也加入了探月热潮,计划发射月球探测器。

登上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在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之后,适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将是我国航天活动的必然选择。“嫦娥”的红盖头即将被中国人掀起。

“嫦娥奔月”三步曲

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将于今年启动名为“嫦娥”的月球探索计划,计划共分三个阶段进行,需用10年以上才能全部完成。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首次向记者透露,中国的月球卫星将采取多级推进的方式进入月球轨道。一般而言,将月球卫星送入环月轨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运载火箭直接将月球卫星送入环月轨道,第二种是先用运载火箭把月球卫星送入地球轨道,再由月球卫星依靠自身动力加速进入环月轨道。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目前我国计划采取第二种方式。中国的第一颗月球卫星将首先由火箭发射,成为地球的同步卫星,然后再靠自身携带的火箭不断给自己加速,达到第二宇宙速度,从而逃逸地球引力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当快到月球时,月球卫星又必须依靠控制火箭反向推动,经过几次减速,然后被月球俘获,从而成为月球卫星。最后,这颗卫星将保持在月球极地轨道200千米的高度,绕月运行。整个过程需要6~9天,飞行近38万千米。

目前中国正在研发用来探测月球的无人轨道飞行器,计划3年后发射。这仅仅是中国月球探索计划的第一个阶段。月球卫星上将安装成像光谱仪等仪器,获取月面三维影像,制作出高精度、大比例、立体的月球地图。美国曾经对月球上的铀、钾等5种资源进行勘探,而我国将勘探14种资源在月球上的详细分布。

中国探月计划的第二步非常精彩: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同时派出月球车进行巡视勘察。探测地点将根据第一阶段月球卫星拍回的精密“地图”来圈定,精细探测对象是着陆区的土壤、岩石、环境,这将为进一步开展月球研究打好基础。

第三阶段将向月球发射能够从月球收集样品并将样品送回地球进行研究的宇宙飞船。还记得吗?今年4月份的“闯关急先锋”介绍了将担当太空探测先遣军的月球机器人,它将在月球上进行实地巡回探测,广泛采集样品。最终,这些珍贵的月球样品将被送回地球。我国科学家将对样品进行充分研究,从而揭开我国航天事业新的一页。

月球基地欢迎你

建立月球基地是人类探月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科学家的设想,未来的大型月球基地可以供几十个人同时居住,其中包括月球基地实验室、宿舍和科研人员的起居室等。另外,由于月球上既没有大气层也没有强大的磁场,在太阳活动频繁时,月球会遭到高能粒子和宇宙辐射的“轰击”。为了避免恶劣环境对人体的危害,月球基地上的所有设施都要被连结在一起,并用月球上的岩石和其他材料覆盖起来,起到屏蔽作用。怎么样?这个月球基地还是蛮特别的吧?如果你喜欢冒险的话,嫦娥姐姐非常欢迎你去做客哦!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