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闪耀『创意空间』——湖南省长沙市第九中学小发明家范津亮同学的故事

来源 : 2001 年 11 期 

新星闪耀『创意空间』——湖南省长沙市第九中学小发明家范津亮同学的故事

作者: 张志阶(湖南)

人类致力于发明创新,才会不断地取得进步。自从1876年美籍英国人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机,世界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湖南省长沙市第九中学有一位同学也为电话的发展史谱写了新的一页,他就是刚刚从中央电视台“创意空间”栏目演示完自己的发明作品的范津亮同学。

今年17岁的范津亮,从小性格内向,富于幻想。只要看到一件有趣的东西,他就会全神贯注地琢磨它的外形、特点、用途等,遇到弄不懂的地方,就缠着爸爸妈妈问个不停,从不轻易放过一个小小的疑点。

范津亮家住的房子前后有高楼“挟持”,光线难以进入室内的书房,他每天放学回家基本上是在灯光下度过的。有一次,老师讲授光学原理,范津亮精神为之一振。这堂课他听得特别专心,生怕遗漏了老师讲的每一点知识。下课后,他仔细琢磨着学过的知识:既然光线借助物体可以改变照射的角度,那么可不可以改变光的角度使不明亮的房子见到阳光呢?他把这些想法深埋在心里,并不断向老师询问更深的光学知识。

老师被他的求学精神感动了,不仅详细地向他介绍了部分大学的光学知识,而且还借给他一些有关光学的书籍。范津亮如获至宝,回到家中,刻苦钻研,发誓一定“要将阳光请进自己的房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4月,他利用光学原理设计了改变光线角度的透光窗,获得了长沙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小发明、小制作”设计方案竞赛优胜奖。之后,他又利用光学和电学原理模拟闪电发生过程,制作了 “闪电演示器”,荣获长沙市2000年中小学生科技竞赛二等奖。

范津亮沉迷于小制作、小发明,内向的他渐渐变得开朗多了,思维更活跃了,学习知识的欲望也更加强烈了。但他并不满足于自己已获得的荣誉,他要向更高的山峰攀登。

手捧获奖证书和奖杯的范津亮

范津亮(右四)与中央电视台“创意空间”栏目主持人(右五)熊雄在一起

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带他到市中心百货大楼旋转餐厅用餐。坐在旋转餐厅里,范津亮欣赏着灯火阑珊下的长沙城,灵感突发:我设计的透光窗是否还可以改进一下,把室内采光不好的房子设计成旋转式的?如果能旋转,不也可以看到外面的美景,又可以使室内光线随时自动调节……他无心再欣赏美丽的夜景,直催爸爸妈妈早点回家。

回到自己的小房间,一个新的设计方案逐渐在小津亮脑中酝酿而成。他想,传统的房屋是固定不动的,室内采光不均,如果设计成旋转式的,这个问题不就可以解决了么?他设计了几种方案,其中最满意的一个方案是:旋转屋为一个独立的两层楼高的别墅,二楼卧室为圆形,可360°旋转,外层水泥墙由特殊玻璃取代,旋转时可多角度看夜景,而外界完全看不到屋内情况。夹层放置旋转器,其余空间作为健身房。一楼是宽敞的大客厅,与车库相连,雨天可直接出入车库,免受风吹雨淋,车库还可以用作小型聚会场所。

后来,这一方案荣获2000年长沙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方案竞赛最佳方案奖,第16届湖南青少年科技创新设计方案二等奖,一些国家级刊物争相登载。

去年下学期的一天,范津亮放学回家,偶尔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公用电话机要时常清洗消毒。他当时就想,是否能设计一种特殊装置免除需要清洗的烦恼呢?

放下报纸,范津亮一边拿起随身听戴上耳塞欣赏音乐,一边继续思考这个问题。一会儿,妈妈喊他吃饭,范津亮还在为思考问题发愣呢。这时家里电话铃响了,他起身去接电话,由于电话听筒已坏,只能按免提键接听。突然,灵感像雷电一样冲击着他的心房“要是所有的公用电话也像随身听一样有个插孔装置,每位消费者在通话时只要自备一个带话筒的耳塞,不就解决了公用电话机易传染疾病的问题吗?”

范津亮忘记了吃饭,索性拿起电话机摆弄着,并把自己的想法用笔一一记了下来……后来,他通过调查分析,走访专家与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终于完成了带微型耳机与话筒插孔的公用电话机的

很快,范津亮带着这项发明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创意空间”栏目,他和风趣的主持人熊雄一起,把这项发明的功能、使用方法、发展前景一一作了讲解和展示,深受亿万电视观众的欢迎,也乐得总导演竖起大拇指,直夸他为“棒小伙”!节目播出之后,现在已有8家企业前来联系生产事宜呢!

如今,范津亮成了学校人人皆知的小小发明家。今年6月中旬,当他捧着奖杯回到学校时,老师和同学打趣地 说“范津亮,这 下你可出名了, 中央电视台都专题报道你的发明,是不是决心要成为大发明家呀?”他腼腆地笑着说:“我的希望是考上大学,多学知识,继续发明和创新,争取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人们享受发明带来的方便和乐趣。”

范津亮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发明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