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11 年 11 期
未来的人类“家园”
作者: 骆昌芹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舱门,小心翼翼地在月球表面的浮土上踩出了那个著名的脚印,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一个人的一小步,全人类的一大步。”茫茫宇宙间,我们未来的“家园”会是哪里呢?
从月球出发
1998年,美国“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前往月球考察,此次任务是考察月球上是否有水,为将来建立月球基地作准备,这标志着新一轮实用主义太空探索计划的开始。
人们早先认为月球上是没有水的。如果月球上的生活用水需要从地球运过去,建立月球基地就昂贵得毫无意义了。然而,“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发现,月球南北两极的陨石坑里,储藏着大量冰冻的水,数量有100亿吨之多。
这样,在月球上生活的一个根本问题就解决了。利用这些水,可以制取出氢气和氧气,为植物生长和人的生活提供保障,还可以制成火箭燃料,供飞船返回地球,或者前往宇宙更深处进行探险。
此外,月球的引力远远小于地球,大部分航天计划在月球上执行的话,都可以把成本降到原来的1/10以下。月亮将成为太阳系里一个繁忙的太空港口。人们将以月球为中转站,前往太空的更深处。
火星创世纪
太阳系行星里,在体积、质量、自转周期、地表特征、内部结构等方面,火星与地球最相似。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幻想着火星上有智慧生物,“海盗”和“火星探路者”飞船的造访,使有关火星人的幻想破灭了。但通过对火星陨石的研究,目前仍有部分人认为火星上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过微生物。
不过,科学界热切地研究火星,还有另外的目的。尽管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迹象,但“火星探路者”发现,火星表面曾经温暖而湿润,千万年前奔流过滔滔洪水。
欧洲航天局曾发射“欧洲特快”探测器,进一步在火星上找水,并已经探明火星上储有充足的以永冻土或冰的形式存在的水,这些水将是人类登陆火星和建立火星基地具备最基本的条件。
第一批火星居民将会发现,这里与地球是多么不同。这里的山比珠穆朗玛峰高出好几倍,还有许多比雅鲁藏布大峡谷更大的沟壑。火星上的风暴,速度可达到每小时200千米。火星的大气绝不适宜于人类生存,它非常稀薄,而且大部分是二氧化碳。火星上的天空不是清爽的蓝色,而是令人神经紧张的红色。火星上面很冷,平均在零下60摄氏度以下。
这是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但科学家相信,只要有时间,他们就可以把火星变得跟地球一样。
人类要远行
太空探索是庞大、昂贵的工程,不可能不考虑投入产出比,不可能感情用事。如果说上下世纪60年代的太空竞赛带着强烈的军事和政治色彩,现在人类探索太空的主要目的变得非常现实:寻找新的资源,寻找新的家园。
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负载已经太重了。我们缺少耕地、森林、能源和淡水;我们一边挥霍着大地的恩赐,一边破坏它。人类最根本的生存问题将越来越严重,那就是饥饿。这颗蓝色的星球,很快就会养活不了我们。人类不得不走出地球,去开拓新的移民地。
人类所处的地方,只是宇宙的一个角落。太空里还有千万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有着许多像太阳系这样的星系。也许有的恒星周围,也运转着地球这样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科学家相信,到23世纪,新的空间技术就将使我们能够造访其他恒星,以及它们的行星。很可能有一天,人类发现自己并不孤独。
我们自己将扮演主角,在荒凉的星际演出一场又一场的《宇宙开拓史》和《银河英雄传》。任何编造出来的小说和电影,都比不上现实。人类开拓太空的历程,将比所有的幻想更精彩,更伟大,更加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