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王国中的体育明星连载之二

来源 : 1996 年 02 期 

动物王国中的体育明星连载之二

作者: 颜亨梅(湖南)

上回说到动物王国“全运会”上的跳高和举重两个项目的金牌,分别被跳蚤和蠼螋(qusou)两位无名小将轻而易举地夺得,使在场的观众惊叹不已。第二天,国王又发布告示:举行全国游泳和潜泳锦标赛。

消息一经传出,鱼儿们高兴得一蹦三跳,家族中的游泳能手箭鱼和旗鱼自豪地说:“海阔凭鱼跃,咱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水中,游泳是咱的拿手戏,试看天下谁能敌?! ”

“哼! ”海豚、鲸和墨鱼等听后很不服气地说,“别吹牛,游泳并不见得是你们鱼儿的专利,俺们虽不是鱼,但世世代代也生活在海洋中,要说游泳嘛,俺也略知一二,谁能摘取金牌,俺们赛场上见高低!”

比赛正式开始了。

第一场,比谁游得快。

参赛的有:阵容庞大的鱼类代表队;身材魁梧的哺乳动物代表队;短小精悍的水禽代表队;神出鬼没的墨鱼代表队……,队队都严阵以待。

裁判员一声令下,大小运动员个个似离弦之箭,拼命冲向终点。只见水面上顿时掀起一阵阵浪花,大有翻江倒海之势。运动员各显其能,场下观众欢呼雀跃,啦啦队拼命呐喊助威。

不一会儿,成绩牌上亮出了比赛结果:鱼类代表队的旗鱼,每小时游109.4公里,名列第五;哺乳动物代表队中的蓝鲸,每小时游120公里,名列第四;箭鱼的游速为每小时130公里,名列第三;哺乳动物代表队中的海豚,每小时可游140公里,排名第二;墨鱼的游速为每小时150公里,雄居榜首。“好样的!墨鱼真不愧为海洋中的火箭! ”大家异口同声地欢呼。墨鱼兴高彩烈,登上了冠军领奖台,向观念频频招手致谢。旗鱼和箭鱼则面带羞色,低头不语。

墨鱼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本领?大家有点迷惑不解。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墨鱼虽属软体动物,但与河蚌等截然不同。在生存竞争中,它采取了积极的生活方式,经过长期的进化演变,首先摆脱了贝壳的束缚,以轻松的内壳(俗称海螵蛸——墨鱼骨头)取代了逐渐退化的外壳。在它的头的前方口的周围,长着十条腕足,所以称为头足类动物。在它颈部腹面有一个形如锥状管型的特殊器官,叫漏斗,是墨鱼的主要运动器官。由于外套膜与头部的软骨相连,形成大型的外套腔,好比一个大口袋,包被所有内脏器官构成躯干部。躯干部呈流线型,外观似船底,游泳时可大大地减少阻力。漏斗的端部外露,基部开于外套腔内。外套腔有一宽大的开口与外界相通,在开口的两侧有一对叫闭锁器的软骨装置,可随意关闭和开启。

外套膜舒张时,海水从开口处流入外套腔,水注满后,关闭开口,收缩外套膜,加压腔内之水,迫使水流从漏斗喷射而出,靠这股喷出海水的反作用力,推动其身体飞速前冲,连续如此运动,使它前进的速度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同时,墨鱼还能随意改变漏斗喷口的方位,从而灵活地变换前进的方向。墨鱼火箭式的运动原理使人类很受启发,喷水船和火箭也就应运而生了。

第二场,比谁潜得深。

参加潜泳比赛的运动员数量不多,但是特别惹人注目,吸引了不少观众。因为各代表队派出的选手,其身高和体重极为悬殊。你瞧,那位身高14.3米的运动员叫抹香鲸,来自哺乳动物代表队,人称“摩天柱”。它身边的几位腰围足有4~7米,体重3000~4000公斤的选手是属于鳍足动物家族中的海豹。最矮小的要数来自节肢动物代表队的运动员,平均身高还不到3厘米,平均体重亦不足20克,真是天壤之别。

值得注意的是对这些小不点,千万不可等闲视之。它们一个个小巧玲珑,艺高胆大,暗下决心,要夺冠军。不信,请看比赛结果,裁判亮出的成绩牌,那位号称“摩天柱”的雄鲸,历时1.5小时,一口气潜入1134米深的海底,此时其体表承受的海水压强高达每平方厘米7628牛顿,哎,实在憋不住了,只好一头冲出海面换了口气,名列第四。那位腰圆膀粗的雄海豹略胜一筹,其潜水深度为1260.4米,排名第三;鱼类代表队中的一位名叫须觸的潜水健将成绩卓著,在潜入8299.7米处的深海时,仍然脸不改色心不跳。“好! ”水族中发出阵阵欢呼喝彩声。正当鱼类代表队得意洋洋欲摘取潜水桂冠之时。“慢! ”裁判亮出最后一张成绩牌:潜水10500.6米,“了不起!”观众掌声雷动。原来是节肢动物代表队中一位名叫甲壳虫的选手创下了动物王国中的潜泳最佳成绩。这位平日默默无闻的潜水英杰,当它登上冠军领奖台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并向观众和裁判频频致谢。(未完持续)

(编者注:本文中各类动物的比赛数据,均有科学依据。)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