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的遗憾

来源 : 1997 年 03 期 

爱迪生的遗憾

作者: 彭炜

托马斯·爱迪生这位天资聪慧的发明家,在他的创造生涯中并非未与错误结过缘。强烈反对把交流电用于他独创的输电网,而执拗不移地使用直流电,就是他发明实践中犯下的最大错误。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但输电网的建设却因直流电的局限进展缓慢。

与此同时,开发商乔治·威斯汀豪组织了一个科研班子,成功研制了新的变压器和交流输电系统,这些成果引起了轰动。

爱迪生知道后大为光火,发起了一场对交流电成果的进攻。爱氏花费了数千美元组织了新闻、杂志和广告画,向外界宣传交流电如何可怕,使用它将会给人类带来多么大的危险。爱氏还嫌不够,又在维斯特莱金研究所召见新闻记者,当众用1000V交流电作电死猫狗的表演。这一系列的恐怖宣传起到了预期效果。

爱氏本人还为此发表了一篇题为《电击危险》的文章,居于被动地位的威氏不甘示弱,也竭尽全力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且在同一杂志上撰写了《回驳爱迪生》的专题文章。双方就这样舌剑唇枪地展开了一场不相上下的大论战。

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给威氏的事业带来了沉重打击。

这就是纽约州法庭下了一道把死刑绞架改为交流电椅的规定。

对爱氏说来,真是天赐良机,他借着电椅作文章,再次把恐怖气氛煽动起来。而受到这意外打击的威氏生意一蹶不振,经费也随之告紧。在这场“龙争虎斗”的角逐中,形势显然不利于威氏,但他并不气馁。

1893年在芝加哥准备举办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的国际博览会。作为会上的精彩展品之一,就是点燃25万只电灯,很多企业竞相投标。爱氏通用电气公司每灯出价13美元98美分,而威氏公司却提出了悬殊的差价——5美元25美分,以此招徕这笔生意。主办者吃惊地问他:“你·投下如此低价,能获利吗?”威氏答道:“收益是没有的,但我能让人们看到交流电的实力。”

1893年5月1日这天,国际博览会隆重开幕了,数十万盏灯在夜幕下光耀夺目,蔚为奇观。

威氏在芝加哥国际博览会上的成功,终于铺平了交流电的发展道路。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