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动物梦

来源 : 1997 年 02 期 

扑朔迷离动物梦

作者: 禹云裘

也许你在童话里读过青蛙的梦、蚂蚁的梦。然而,在现实的自然界中,这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据动物学家研究,一些爬行动物,特别是比爬行动物低级的动物,像鱼类、两栖类以及昆虫等都不会做梦。但是,某些爬行类和比爬行类高级的哺乳类与鸟类都有做梦的本事,尤其是与人很相似的猿猴、黑猩猩,做起梦来还很像我们人类哩。

研究动物做梦是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做梦是一种高级的生理现象。有人认为,做梦可能在脑的正常功能中起着某种重要的作用:在睡梦中,脑子扼要地复述白天的种种事情,并清理掉那些琐碎无用和重复的东西,从而保证脑子的效能。可是动物无法告诉人们睡眠中发生了什么。尽管这是个难题,科学家还是成功地做了大量的实验。

美国科学家设置了这样的实验:在一只猴子面前放一张反复映出同一画面的屏幕,每当屏幕上映出画面时,就强迫猴子推动身边的一根杠杆,如果猴子拒绝执行,就用电棍击它。不久,猴子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它一看见画面,就主动地推杠杆,尔后实验者发现这猴子在睡眠中也会不时地推那杠杆。这表明睡觉的猴子在梦中“看见”了画面。法国生理学家米歇尔·诺夫用手术的方法,去阻断猫的大脑一个叫做“脑桥”的部位对神经中枢运动神经元的控制。结果他看到了有趣的一幕:熟睡的猫忽然抬起了头,四周环视,接着又站起来,开始兜圈子,显然它在搜寻猎物。突然它又试探地举起前爪,随即便双耳紧贴在脑袋上对假想之敌猛扑。这只猫一会儿紧伏在地,忽又一跃而起;一会儿又发起怒来,拱起背,竖起毛。有的时候,猫忽然站起来把地板舔个干净,好像那里有一碟子鱼汤似的。为了证明这只猫的确是在做梦,米歇尔故意在猫的身边,撞击物品发出声响,甚至把老鼠丢在它的身旁。可是,猫对这一切都无动于衷,它继续搜寻攻击着梦中的猎物。

研究发现,大多数鸟类只做短时间的梦。哺乳动物三趾树懒每天可断断续续做两个多小时的梦。而豪猪、袋鼠、松鼠、家鼠和犰狳等动物做梦较长,有的五、六个小时沉入在梦乡。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