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8 年 7,8 期
我家住在月球上
作者: 陈培凯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六(6)班
2030年,我们全家移居到了月球,我还担任了国际空间站——“嫦娥站”的站长,负责空间站的全面工作。
一天早晨,我正坐在办公室里上网,浏览来自地球的宇宙电子信件,突然接到了余老师的星际电话。原来,年过半百的余老师打算带小马驹文学社的师弟师妹们来“嫦娥站”参观,我高兴地答应了。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值得一来!
第二天,“西施一号”飞碟缓缓降落在空间站的广场上。我率领全体科学家来到广场欢迎我的小学老师和师弟师妹。在热烈的掌声中,余老师他们走下飞船,踏上了月球这片神奇的土地。
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我首先代表全体“嫦娥站”工作人员致辞,对来自地球的客人表示欢迎。接着我带着余老师他们来到了水冰转化站。这是依靠太阳能电池提供电力来运行的,太阳能把水冰转化成氧和氢,氧供人们呼吸,氢供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燃料,而氢点燃后又能形成水,如此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参观完水冰转化站,沿着种满鲜花的塑胶路,我们又来到了太空高科技特种材料厂。由于月球真空无菌,所以工厂非常清洁,没有一粒灰尘,更别说工业“三废”了。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材料,都是世界一流的。我详细地给师弟师妹们介绍着,他们叽叽喳喳地边走边议论,兴奋极了。
工厂尽头矗立的摩天大楼就是太空疗养院,我兼任这里的院长。疗养院的医生来自世界各国,医术高超,这里的医疗设备也是相当先进的。世界各地身患癌症、艾滋病、白血病等绝症的病人都乘星际光轨列了宴席招待余老师和小朋友们。这里的米饭和菜肴可是在地球上绝对尝不到的哦,全都是纯天然绿色产品,没有任何污染,异常美味新鲜。
暮色降临的时候,余老师他们要回地球了,我亲自开着月球车送他们到星际中转站。飞船在加速器上缓缓启动,我饱含热泪挥手与余老师和小马驹文学社的孩子们告别。
我不禁想起了我和同事历尽千险,费尽周折建造空间站的一幕幕。一时不禁感慨万千,热泪盈眶,我会继续努力的,为了祖国的科技发展而奋斗。
这年,我同时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和“物理学奖”,为中国争了光。我站在领奖台上呼唤:“祖国妈妈,我为您捧回诺贝尔奖了!”
(指导老师:余上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