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1998 年 06 期
给“20点零5分”刻碑
作者: 云歌
在澳大利亚的菲利普岛上,立有一块石碑,碑上醒目地刻着一个时间:20点零5分。
为什么要给这个时刻刻碑?原来每当此刻在此有奇迹出现。
每天20点零5分刚过,便有一只体态魁梧的企鹅分秒不差地向岸边遨游而来,据说这是众鹅首领。只见“首领”上岸后东张西望地“侦察” 一番,判断无敌后,回头“嗄”的一声令下,众企鹅排成三路纵队鱼贯登陆,倾刻之间就有成千上万只企鹅直扑海滩,情景蔚为壮观。
如此趣事,令游客惊叹不已。在赞许岛民善于借自然奇观开发旅游观光项目之后,人们免不了心存疑虑:他们为何会准确地知道企鹅正好在20点零5分登陆“表演”呢?
据说,企鹅准时赴会的奥秘至今尚无权威性定论。但是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那就是岛民在发现企鹅多次在此时此地重复登陆的客观规律之后,才敢刻碑预告企鹅登陆时间。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在这里提及此事,并非为澳大利亚的旅游观光公司作广告宣传,也不是希望读者去揭开企鹅登陆表演的秘密所在,而是告诉大家一个“开智法则”:考察重复现象,有利开启创新智慧。
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以研究气候变化规律而蜚声科学界。他在科学研究中能够作出卓越的贡献,与他长期考察重复现象的努力分不开。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勤于观测,每天以日记形式记录着大自然的乐章:阴晴冷暖,风霜雨雪,候鸟回归,花开花落……在掌握了大量观察资料的基础上,竺可桢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世界气候存在波动的周期现象,并于1961年写成《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一文。1972年又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些科学发现震动了国内外气象学界。
考察重复现象,不仅能发现鲜为人知的客观规律,而且能捕捉发明创造的良机。例如,伽利略在观察教堂吊灯在摆动过程中,发现不论吊钟摆动的幅度多大,但每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著名的单摆等时性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发明出摆钟,实现了人类计时史上的一次飞跃。
四季轮回,潮汐涨落,候鸟徙迁,花开花落,这都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周期性出现的自然现象。但是,如果对鲜为人知的重复现象深入研究,恐怕就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实了。以巧合、相似和循环等为特征出现的重复现象,往往潜藏有客观规律。只要我们认真考察,悉心探求,用心思索,就有可能揭其奥秘,或借此规律作创新开拓文章。
因此,创新者应当具有发现重复现象并据此寻找规律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要建立在不断观察、大量采集信息和 对奇异现象进行刨根究底的基础之上。
想在创新的历史石碑上刻下自己发现的“20点零5分”吗?那就从下面的训练题做起吧!
[训练题]
1.下面3幅图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在仔细观察思考之后绘出第4幅图来。
2.请认真地观察一下每一横行中A、B涂着黑色的部分,再根据其规律进行分析、判断,正确地填出每一行中的“C”处的图案。
3.仔细观察图中的4个图案,然后根据这4个图案变化的规律,分析第5个图案的形态。
[参考答案]
1.由观察可知,图案分别由2、4、6及其对称图形组成,因此第4幅图应由8及其对称图形组成。
2.位置C上所填的黑色如右图所示。
3.涂黑的面积发展到第5个小图必定是整个大圆全黑,小圆到第5个图也必定是全黑。因此,可以推断第5个图是一个全黑的大圆。
本期考考你答案
算面积:见右图,将大正方形分成36个小方格。由此可见,A = 8块小方格,B = 5块小方格,C = 2块小方格,D = 10块小方格,E = 10块小方格。
白狗与黑猫:围猫的绳子需长些。因狗与猫的边线小方格都为32。而小方格的斜线(对角线)狗是7,猫是8,所以围猫的绳子需长些。
八只纸狗:纸狗3。
上升与下降:1、5、6、7上升,2、3、4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