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8 年 9,10 期
外国孩子这样过暑假
快乐的暑假过去了,这两个月的时间,大家是怎么度过的呢?我听说有些人出去旅游了,有些人参加了夏令营,还有些人参加了各式各样的培训班。那大家想知道国外的小朋友是怎么过暑假的吗?现在就带大家去看看。
美国:培养社会责任感
说起暑假作业大家并不陌生吧,为了让大家在玩乐的同时不忘记学习,老师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布置一些暑假作业给大家。可是在美国,孩子是没有暑假作业的。
在美国,1 2岁以上的美国青少年中有6 0%以上的人参加各种义务服务活动,如在当地的流浪者收留中心为无家可归的人做饭等。此外,游泳、野餐、打球和漫步是每天的必修课,还可以参观银行和警察局、学做面包、到医院照料病人、到湖边清理脏物等。
参加这些活动,孩子不仅熟悉了社会也历练了自己,从小培育起对社会的责任感,滋长出一种美国式的“私而有公”的精神。
法国:图书馆里长知识
如果说我想多学点知识,可是又不想去学校补习,那怎么办呢?那最好的去处自然是图书馆了。
法国公立图书馆系统完备,首都巴黎的各类博物馆更是多如牛毛,在漫长的暑期里,学生们除随父母旅游度假消暑之外,许多学生还利用这样的自由时光,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进行参观学习,增长知识。法国各城市图书馆的借书证全市通用,这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随便到一个图书馆就可以阅读、借书。
学校和家长组织孩子们旅游度假往往注重教育目的。最近,法国各地兴起了工业旅游热潮,不少中小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法国西部或南部的葡萄酒产地进行工业旅游,对法兰西民族的历史和传统进行具体而形象的了解。
法国人注重教育注重文化内涵,但他们不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或加强班,而是在有些自由浪漫的实践中,施行启发性的教育,让孩子增长见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日本:自发组织俱乐部
日本中小学生暑假生活比较丰富,许多学生利用难得的长假去野外游玩,观察自然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教育主管部门在孩子的暑期活动中也充当一个积极组织者的角色,或者组织孩子参观博览会,或组织孩子进行发明创造比赛。
学生自我组织也很流行,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自发性俱乐部,体育类有网球、足球、羽毛球、爬山等,文化类有舞蹈、乐器等。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一个俱乐部。有些学生还自发组织到野外“合宿”,他们将在一周的时间内吃住在一起,活动包括泡温泉、洗海水浴和在森林里散步等。
这类俱乐部活动,犹如年幼小鸟在树枝上的扑腾,对培养孩子组织能力、激发参与意识、培育集体合作精神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未来他们参与社会和政治打下最初的基础。
瑞士:另类夏令营
在瑞士,有一种夏令营全程卡,叫做“假期通行证”,每张卡一般是50瑞郎(约合3 0 0元人民币)。持卡学生可参加某个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集体户外活动,如远足、打球、赛自行车、露营、划船、爬山等。每期短则几天,长的要两星期,使学生们既得到了休闲,又锻炼了身体,也增强应付和解决各种困难的本领,同时还能培养起一种团队精神。有的活动中心还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巧克力工厂,或帮助整理环境,清洁河堤和清理森林,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活动,从而培养青少年从小爱护自然环境的美德。
韩国:寓教于乐
韩国中小学生假期通常会由学校组织参加一些活动,离开家去一些旅游地或野外爬山、游泳,以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吃苦锻炼“韧”的民族气质。活动费用通常由学校和个人各出一部分。小学生们也会被安排去庙宇,接受一些儒家思想教育。
德国:首讲安全
德国的中小学生过暑假主要是在家闲玩。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与安全问题。根据德国有关法律,组织未成年者活动,组织者必须承担一切责任,包括相关保险,未成年者没有监护就外出旅行是不允许的。即使家长同意,法律也通不过,会有人告你虐待未成年者。由于组织工作繁杂,很少有机构愿意承担组织这类活动的责任。
澳大利亚:表现自我
在澳大利亚,假期是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最好时机,不管他们干什么,都是在没有压力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随孩子自己去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参加社区活动、旅游、打工等。但他们重视和倡导孩子去参加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其种类包括学习辅导、环境保护、家务劳动、帮助残疾人、为患者服务等。
加拿大:自我成长
在加拿大,暑期孩子们的主要活动有:划独木舟、探险、学习驾车。经历了这一过程以后的孩子变化很大,显得成熟很多。此外,他们也会抽出时间去打工赚钱,但这个时期的打工,并不真正为了支付自己的生活费用,而是一种社会实践。
外国的暑期里,往往会为孩子们组织很多活动,如画画、下棋、打球、当童子军、射击、骑马、参加夏令营等。在这些活动中,教练不会太严格,主要是为了让孩子高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们由于年龄小,专玩一项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所以一个星期就让孩子换一个项目。这样一圈轮下来,暑期也就过完了。孩子们很高兴,结交了很多朋友,生活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