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6 年 11 期
六大奇招为地球降温
作者: 徐娜
地球的平均温度正在慢慢升高,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了。全球变暖已经开始破坏我们的环境,带来越来越多的灾害。人们对此却没有一个有效的抵御措施。每年都会听说一两个异想天开的招数来应对全球变暖,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匪夷所思,有点旁门左道的意思,甚至有人会说这些招数很幼稚。但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现在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认为应该严肃看待这些给地球降温的奇招,以作为应急之用了。
第一招:给大海补铁
为什么要给大海“补铁”?这倒不是因为大海“贫血”,而是在为减缓全球变暖做贡献。有一个事实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地球上约50%的光合作用是由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完成的。因此,增加浮游生物的数量对减缓全球变暖的贡献,和植树造林的贡献一样大。铁能让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加速繁殖和生长,更多的浮游生物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减少了,温室效应减弱了,全球变暖就减速了。
这个方法听起来有些怪,但是的确有效果。这个怪招的发明者是美国海洋学家马丁,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提出一项宏伟的实验设想:给太平洋或大西洋“补铁”,即在海洋某些区域倒入大量铁屑,为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增加铁源。新西兰在2000年组成了一支科研队实施马丁的计划。他们在南太平洋中投入大量铁屑,然后用卫星进行跟踪观察。在投放铁屑约6周后,卫星发回的照片表明,在南太平洋铁屑投放地点形成一条长达150千米的壮观的绿色浮游生物漂浮带。这证实了投放大量铁屑,确实具有促进海洋浮游生物繁殖的效果。
进行为大海“补铁”的实验
由于给大海“补铁”的实验刚开始试行,该计划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也许要在今后很长时间内才会见效。但这一试验是人类利用新技术改造大气环境的一项最新科学尝试。或许到时候可以定期到海洋里去收割这些绿色植物,将这些固化下来的碳作为新能源的原料,以缓解能源危机,也是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第二招:为地球撑遮阳伞
夏天我们在烈日下行走很热,如果撑一把遮阳伞就凉快多了。受此启发,也有科学家想给地球撑一把遮阳伞。研究表明,要解决目前的气候变暖问题,只需把太阳光遮挡掉3%即可。英国科学家希望在太空中支起一把巨型遮阳伞,伞的面积为2 000平方千米左右;伞面要用薄如蝉翼、厚度只有0.002毫米的金属薄膜或塑料薄膜制造。如此庞大的伞面如何制造、运输和安装呢?科学家设想,这个庞大的伞面由4万个单位拼接而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自动控制装置,用来调节其位置和方向。这把太阳伞需要依靠太阳光压和星球引力维持在空间规定的位置上,这个空间位置也不是任意选择的。据研究,这个位置应该位于从地球至太阳距离的1%处的某点上。在这个点上,任何物体相对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距离始终都是保持不变的。
地球的遮伞效果图
第三招:反射阳光入太空
地球的遮阳伞实在太大了,那该需要多少织布工啊?如果不想当织布工,我们可以当机械工,制造一个巨型反光镜,把射向地球的阳光反射到太空中。制造和安装空间反射镜,在技术上已不再是天方夜谭。1993年2月4日,俄罗斯科学家在“进步”号宇宙飞船上,成功地进行了代号为“旗帜”的人造月亮试验,首次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背阳的一面。这为空间反射镜的利用提供了很大启发。
“进步号”作为科学实验室在太空独立运行10天
第四招:制造尘埃云
若是嫌遮阳伞和反射镜制造起来太费事,来一片乌云也可以遮阳。科学家设想:如果在位于地球至太阳距离1%处的某个位置上,设法漂浮一片尘埃云,就可以遮挡太阳光。所用的尘埃可取材于月球,把装有月球尘埃的若干个圆筒发射到空间某个位置上。在每个圆筒内装有炸药。当圆筒抵达规定的位置时,让炸药爆炸,使尘埃扩散开,制造一片永久性的、具有一定密度的尘埃云遮挡阳光。
低空中厚厚的云层可为地球降温
德国科学家鲍尔·克鲁岑是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因在工业废气对臭氧层破坏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获奖。看看克鲁岑的头衔,就可知他大有来头,可不是什么科学狂人,而他也支持用尘埃云为地球降温的设想。他还亲自操笔写了一篇论文,设想在同温层散播数以百万吨计的硫磺化合物,这样可以阻挡阳光。不过还是有人批评说克鲁岑的智商是不是降低了,因为尘埃云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这尘埃云可不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夏天倒是可以遮光了,那冬天怎么办?此外,尘埃云对太空环境和地球环境都将造成极大的污染。
位于巴西上空的风暴云系
第五招:加厚地球的“遮阳内衣”
由于第四招弊端明显而遭受众人指责,科学家们也不想就此罢休。尘埃云会污染环境,雨云总不会吧,它是保护地球的“遮阳内衣”。一些科学家建议,在人造卫星上配置激光发射装置和巨大的反射镜,形成“激光网”。据此设想,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实施办法:发射4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发射的激光互相碰撞。这样,当太空中对海面温度有影响的红外线通过时,就会被与其能量相当的激光网阻挡,红外线就被反射并照射到海面上。海面温度便人为升高,产生气流,形成云雨,遮挡阳光,以此调节地球上的温度。
激光网示意图
也有科学家建议制造一些由风力或者太阳能推动的无人驾驶造云船,自动在热带海域游弋,把海水变成“盐水雾”,令水蒸气更易形成海洋层积云,只要增加3%的云,就能解决温室效应。这个方法的缺点是盐水雾形成的海洋层积云不易变成雨云,可能会让世界的淡水资源更为缺乏。
第六招:脱去地球的“保暖外衣”
云不但是地球的“遮阳内衣”,还是地球的“保暖外衣”。于是有科学家指出,可以让低空云层保持不变,而让激光驱走高空云层,让地球好好散热。这就相当于留下地球的“内衣”,脱下地球的“外衣”,地球自然就凉快了。
看看这些招数,可都是千奇百怪啊,可好像又都有些效果,不过实行起来,难度都还挺高。其实只要人类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各种废气、废水的排放,地球的温度自然而然就会降下来的。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