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17 年 9,10 期
睡莲生长的秘密
作者: 杜宇汪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
7月1日 星期六 阴
终于放暑假了!我背着书包兴冲冲地跑回家,书包里面有我的宝贝——5颗睡莲的种子。放假前,科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暑假作业:观察并记录睡莲的生长过程。
睡莲种子呈黑褐色,形状为椭圆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它的两端长得并不一样,其中一端有个凹进去的圆孔,另一端则向外面凸出。查找资料后得知,凹进去的一端是睡莲种子和莲花相接的地方,另一端则是和莲蓬连接的地方。
为了准确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睡莲种子,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最后,我找来了两个方方正正的水晶体,把睡莲种子夹在两者之间,测量两个水晶体的距离,最终顺利得到想要的数据:最大的一颗1.8厘米长,最小的也有1.6厘米长,高度则大约为1.4厘米。
我今天不仅认识了睡莲的种子,还学会了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长度的技巧。
观察和测量睡莲种子
7月2日 星期日 小雨
根据睡莲生长观察日记的要求和指导说明,我找来了一把尖嘴钳,准备把睡莲种子凹进去的一端夹出一个缺口。可是睡莲的种子非常坚硬,我费尽全身力气也只让它留下了一丝丝划痕。最后,在爸爸的帮助下,我们用老虎钳把睡莲种子夹破了。
完成了三颗种子的开口任务后,我突然想到:如果不给睡莲的种子开口,又会怎样?自然界中野生的睡莲,肯定没人去给它们开口,难道它们就没法生长了吗?我决定做个对比实验,将剩下的两颗分别开很小的口和不开口,观察它们实际生长情况的不同。
为了便于观察,我把5颗睡莲种子放进了一个装了大半盒水的圆形透明塑料盒。种子的发芽需要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我想,对于它们来说,现在应该已经万事俱备了。
7月6日 星期四 晴
经过几天的浸泡,今天上午,我的睡莲种子终于发芽了。我高兴极了!
5颗睡莲种子,除了没有开口的种子外,其他都已经发芽了。小小的芽孢从种子的开口处向外伸展出来,最长的约0.5厘米,看起来就像我家养的那只小乌龟从壳里探出头,显露出淡淡的绿色。
绿色的芽孢在水中显得那么俏皮可爱和迷人,在这绿色中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一个个崭新的生命正在蓬勃生长。
睡莲种子开始长出芽孢
7月9日 星期日 晴
睡莲种子长出芽孢已经三天了。这些芽孢长得非常快,最长的已经有15.5厘米了。
芽孢的尖端是卷曲起来的淡绿色叶子,长度接近3厘米;叶子与种子之间是淡黄色、呈弧形弯曲的叶柄,粗细约2毫米。芽孢的顶端碰到瓶壁后,开始向上翘起,像一条扭着长长身躯的水蛇。
另外,没有开口的睡莲种子今天也长出芽孢了。看来,给睡莲种子开口只是为了加快它发芽的速度而已。
睡莲的芽孢长得很快
7月12日 星期三 晴
睡莲的种子还在飞快生长,最长的叶茎超过20厘米,已经伸出塑料盒外了。
在爸爸的建议下,我们决定把它们移栽到阳台上的鱼缸里。我自告奋勇地在鱼缸底部摆上了一些小小的石块,再给鱼缸加了些水,最后把所有的睡莲种子均匀地摆放在里面。
希望睡莲乔迁新居后能生长得更加茂盛,把我们的家装点得更加美丽多彩。
移栽到鱼缸里的睡莲种子
7月17日 星期一 阴
经过持续观察,我发现鱼缸里睡莲的叶子直径超过10厘米后,生长就不明显了,但我们校门口的睡莲叶子最大直径超过20厘米。这是为什么呢?我分析过睡莲的生长环境后,认为是鱼缸里的睡莲营养不足导致的。
睡莲叶子还小时,可以通过种子母体的营养来促进生长,长大后,则需要靠根部从大自然中吸取养分。但鱼缸里除了自来水和几块石头,没有任何泥土,不能提供足够的养料。
此外,鱼缸里面还长了很多青苔,大概是爸爸在养金鱼的时候放的,尽管做过清理,但还是残留了一部分,现在又长出好大一片了。
部分叶子变得枯黄的睡莲
7月26日 星期三 晴
这段时间,睡莲生长得越来越差了。很多叶子变得枯黄,鱼缸里的水也变得浑浊了。鱼缸里的青苔疯长了一阵,这些青苔不停地缠绕在睡莲的叶茎和根上。尽管我试着去清除青苔,但青苔太多太细小,我怕长时间的清理会弄伤睡莲,因此放弃了清理工作。
这么多的青苔会吸收掉水中本就不多的养分,我怀疑它们甚至会从睡莲身上吸取养分,最终导致了睡莲的枯萎。
8月13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搞家庭卫生,爸爸把鱼缸收拾干净了,这也终结了我培养睡莲的实验过程。尽管最终睡莲的培养结果不是很完美,但其中的过程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是让我全面了解了睡莲的生长过程,对它的种子、芽孢、叶子、根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其次是青苔的出现最终导致睡莲的生长走上衰败,让我进一步明白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再次,在种植过程中,我多次上网查找资料,提升了我主动学习的能力。最后,睡莲的种植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暑假生活,让我这个暑假过得非常有意义。
(指导老师/邹小斌 插图绘制/三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