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13 年 12 期
天上下了一场及时雨
作者: 陈菊
持久的干旱
这个夏天整整旱了一个多月,北涝南旱。刘潇予、姜一一和王彬彬三人暑假里去了很多地方旅游。后来,天气太热,他们决定去王彬彬乡下的奶奶家避暑。他们来到乡下,发现大多数池塘都干了,田里的用水也很紧张。住了没几天,王彬彬对大家说:“这里也很热,我们一起回城市吧!回家有空调吹!”
“好啊,池塘里也没法钓鱼,没什么好玩的!我们还是回城市,一起去游泳馆游泳解暑吧!”刘潇予附和道。
“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我没意见啊!我可以回去玩电脑了!”姜一一赞同道。告别了王彬彬的奶奶,他们坐车回到了城市。
久违的雨水
一回到城市,周围的人都在说要下雨了。可是等了两天,雨迟迟没来,天气预报又跟大家开了一个玩笑。
这周的星期六下午,天上突然乌云滚滚,黑压压的一片。雷声一阵接一阵,没过多久,终于下起了毛毛细雨。
王彬彬、刘潇予和姜一一三人一齐跑到外面的广场上淋起了雨。一边在雨中漫步,一边大声欢呼:“终于下雨了,好凉爽啊!快下大点吧!”可是,耳边只听见雷声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雨水却少得可怜。
“这真是雷声大雨点小啊!”路边的行人议论纷纷。
原来是人工降雨
第二天,王彬彬、刘潇予和姜一一三人打算出去运动,“你们说这雨能下几天啊?现在天一直阴阴的,可是雨似乎下不下来啊!”王彬彬发表感叹。
“你昨天没上网?昨天的雨是人工降雨啊!”刘潇予和姜一一一齐说道。
“啊,原来是人工降雨。为什么不多来几场人工降雨啊?”王彬彬期盼地说道。
“我带你们去找我的邻居赵叔叔吧!他是气象局的工作人员,我们去找他了解下最近人工降雨的情况?”刘潇予提议道。
“人工增雨不产生雨,它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人类根据云的情况(性质、高度、厚度、浓度、范围等),分别向云体播撒致冷剂(如干冰、丙烷等)、结晶剂(如碘化盐、碘化铅、间苯三酚、四聚乙醛、硫化亚铁等)、吸湿剂(食盐、尿素、氯化钙)和水雾等,以改变云滴的大小、分布和性质,干扰气流,改变浮力平衡,加速其生长程,达到降水之目的。说白了,人工增雨就是采用人为方法,对一个地区上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云层施加影响,开发云中潜在的降水资源,使降水量增加。老百姓说的人工降雨,其实就是人工增雨。”了解了王彬彬三人的来意,赵叔叔告诉大家。
“赵叔叔,为什么我们不多实施几场人工降雨呢?”大家忍不住问道。
“人工降雨相当于搬运工,它需要合适的云层条件才能实施。人工增雨最理想的天气是作业区上空有水汽含量较丰富的积状云,且云层较厚,云顶高度在6 100~12 200米之间,地面有小于10千米/小时的微风。目前,人工降雨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高射炮、火箭、气球和飞机播撒催化剂法以及地面烧烟法。”赵叔叔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