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12 年 9,10 期
从鼻液腔黏中发现“抗菌素”
作者: 代佳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能治疗诸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肺炎、脑膜炎等因细菌感染而起的疾病,它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据说,它的发现者英国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费莱明是从鼻腔黏液中发现它的。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立志长大当医学家
1881年8月6日,费莱明出生于苏格兰基马尔洛克附近的一个小镇上,他的个子很小,但很机灵。
在一个阴雨霏霏的下午,母亲带着他去医院探望她久病的朋友。
“为什么要给她打针?”
“为什么要给她吃药?”
“为什么要吃这种药呢?”费莱明一见到医生就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医生见孩子全身透着一股机灵劲儿,马上喜欢上了他,便一五一十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打针、吃药是为了治病呀……”
“哦!”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他提高嗓门说:“是不是打针吃药就能治好所有的病呀?”
费莱明在做实验
“孩子,人们还没有详细研究过的病症多得很呢!”
“没有详细研究过的病症是什么呢?”孩子好奇地瞪大眼睛。
“那只有医学家才知道喽!”医生说完摊开手,耸耸肩无奈地走了。
费莱明望着医生的背影,他暗下决心,长大要当医学家,专门对付那些没有研究过的病症。他后来真的能当医学家,去攻克那些人们还没有详细研究过的病症吗?
之后,费莱明的成长之路历经坎坷:7岁时,父亲染病去世,大哥和母亲把他养大;13岁那年,为了学习,他到格拉斯哥投奔同父异母的哥哥汤姆,但汤姆此时已经从格拉斯哥大学毕业到伦敦发展事业。无奈之下,费莱明只得去一家技校学习,毕业后去了一家专营美国贸易的船务公司上班。
上班后,费莱明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一有空闲就读书学习。四年后,费莱明的舅舅去世,他得到一小份遗产,他用这笔钱进入圣玛丽医学院学医,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成了一名医生。
成了医生的费莱明开始对传染病领域进行研究,刚有了一个劲头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他去了战地医院工作。战后,费莱明回到了母校担任细菌学讲师,开始研究细菌学。
一丝不苟发现青霉素
1921年的秋天,费莱明患上了感冒,他取了自己的鼻腔黏液滴在黄色菌落培养基上,两周后,他发现在一个有鼻腔黏液的培养皿周围没有任何菌落。
他觉得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他认为鼻腔黏液中一定具有某种可以杀菌的物质,于是又把鼻腔黏液滴在一些黄色不透明的菌种悬浮液中,结果悬浮液很快就变得清澈无比。费莱明振奋了,他明白自己已经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紧接着,费莱明得出明确结论,鼻腔黏液中含有“抗菌素”。
难道只有鼻腔分泌物有这种特性吗?其他的分泌物有没有呢?很快,费莱明经过一次次的实验,得出了身体很多部位的体液和分泌物都含有“抗菌素”,这种新发现被当时的权威赖特命名为溶菌酶。
初战告捷,费莱明并没有就此满足,因为他很快发现溶菌酶对原生物不起作用。
“什么样的药物是最理想的杀菌药呢?”费莱明陷入了冥思苦想和永无休止的实验中,他相信一定能找到这种神奇的药物。
1928年夏天,天气很炎热,费莱明放下手中的实验去海滨度假。
回来时,他发现培养基边缘有一块因溶菌而显示的惨白色,他马上意识到可能一种神奇的物质出现了。于是他培养了很多霉菌,然后把过滤过的培养液滴到葡萄球菌中去,结果,奇迹出现了,几小时内,葡萄球菌全部死亡……青霉素在费莱明的实验室“诞生”了。
费莱明成功了,他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儿时梦想和人生价值。
青霉素被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
亚历山大·费莱明档案
亚历山大·费莱明(1881—1955),英国细菌学家。他发现了青霉素,为后世的医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人们敬仰他为“青霉素之父”。1945年,他与青霉素后期研发合作者(钱恩和弗洛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亚历山大·费莱明经典语录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
青霉素在发霉的培养皿中差点被倒掉,机会稍纵即逝,但费莱明却掌握了成功的机会,这就足以证明他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不要等待运气降临,应该去努力掌握知识。
费莱明在学习中从不懈怠,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过。青霉素的发现不是偶然,也不是运气,它是一种必然,是费莱明的必然。因为如果费莱明没有掌握细菌学的相关知识,即使青霉素摆在他眼前,他也不会“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