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2 年 04 期
宇宙台球
作者: 魏世杰
有一天,联合国召开秘密会议,与会者都是大国的元首。秘书长问:“核裁军进行得怎么样了?”大家说,裁了不少,剩下的不多了,秘书长一听,有些懊丧,说:“这可麻烦了。”大家莫名其妙,秘书长手一挥,说:“还是让明白人说吧。”说话的是一位年轻的天文学家,戴着眼镜,挺麻利地打开笔记本电脑,按了几下鼠标,投影大屏幕上便出现了一个蓝色的星球,从表面的图案一看,大家就明白了: “这不就是地球吗?”
“是啊,看来大家的知识很丰富嘛。”“眼镜”说。
“废话!小学课本上就有。”有一个元首说。
“可是,现在地球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有一颗小行星离地球越来越近了,明年这个时候,就要撞到地球上,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悲剧又要重演了——可这次主角不是恐龙,而是人类,包括诸位在内。”
“有这么严重?” 一位元首似乎不太相信。
“这是世界天文学家联合会通过反复计算,绘制的行星轨道模拟图,请看吧!”
“眼镜”鼠标一点,屏幕上的地球动了,划出一个椭圆形的圈,又出现了一个小球,也划出了一个椭圆形的圈,两个圈越来越近,最后,小球撞到了地球上,地球被火焰笼罩了起来,然后定格,不动了。元首们沉默了。
“为了不引起惊慌,这一消息要严格保密。”秘书长说,“我们请教了专家,现在惟一可行的挽救地球的办法,就是使用导弹核武器,将这个小行星推一下,使它偏离自己的轨道。可是,推力小了不行,把全球的导弹核武器集中起来,还不一定够用呢!”
“早知道这样,就别忙着核裁军了。” 一个元首说。
“是啊,应该扩军才对。”另一个说。
“注意,时间紧迫,别说废话。”秘书长发火了,好在元首们都是有修养的人,没有人和他较劲。
会议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了,会议决定,成立全球安全委员会(简称安委会),应付这一紧急事态。安委会得到了特别授权,可以动用全球的任何资源,只要能拿出办法,能拯救地球就行。但一切工作必须严格保密,尽量缩小知情面,以免引起动荡。
会后,世界一切照旧,该做事的做事,该吃的吃,该玩的玩。最难受的就是那几个元首了,要是全球安委会拿不出办法,可就玩完了,还能活一年,这饭能吃得下?觉能睡得香?
奇怪的是,这一段时间,世界倒是太平了不少。
安委会的应急方案出来了,元首们又聚到了一起,听取汇报。
安委会主席是资深专家,前额上的皱纹很密,据说,每处理完一件棘手的事,皱纹就增加一条。他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数据和图表展示了一大堆,最后说:“总而言之吧,把全球的导弹核武器集中起来,包括调动一切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出来的在内,其爆炸力也不足以使这颗名为1788号的小行星离开撞击地球的轨道,换言之,人为干预的结果,只能使撞击点发生偏移,譬如,由大陆移到极地。”
“那有什么用?”
“更糟糕,极地的冰化了,不烧死,也得淹死。”
“1788,倒是个吉利数,一起发,哎,一块蒸发了吧!”
元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到底是元首,不乏幽默感。
就在这时,戴眼镜的天文学家进来了,还带着个孩子。
“你来干什么? ”秘书长拦住他说,“今天没有安排你发言。”
“地球兴亡,匹夫有责。我为什么就不能 发言? ”“眼镜”愤慨了,脸涨得通红。
“让他说吧,反正也说不了几回了。”一个 元首摆摆手。
他又打开了那个“笔记本”,屏幕亮了,还是一个地球,一个小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旋转,眼镜把屏幕向下拉了一下,大家注意到,上面又出现了一颗小行星。突然,地球上冒出火光,导弹一颗接着一颗发射了,向顶上的那颗小行星飞去,在那儿不断爆炸。小行星偏离了轨道,转了几圈后,刚好撞在1788号小行星上,这撞击力特别大,1788号的轨道大大地偏离了,离地球越来越远了。
“太妙了!我们怎么没有想到?”
安委会主席忘情地叫起来,一兴奋,额上的道道变浅了不少。
“能行?”
“应该没有问题。我们早注意到,在1788号附近,还有一颗小行星,但没想到利用它。”
“太感谢您了,先生。”
“不,应该感谢我儿子,他是个台球迷。有一天我正为此事发愁,他突然对我说,推不动不要紧嘛,打另外一个就是了! ”“眼镜”说着,把满脸惶恐的孩子推到前面。
“太棒了,小家伙,你在教我们打宇宙台球呢!”
元首们高兴极了,纷纷走过来和孩子拥抱,并在他的面颊上亲个没完没了。
经过这场危机,国家元首们的关系改善了不少,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对世界上的孩子们,更加关心、更加爱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