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17 年 9,10 期
被冠以“猫”名的动物们
作者: 赵亮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喜欢小猫咪呢?可爱的外形,柔软的身体,让人看到就忍不住想摸一摸。可是,有些动物明明跟小猫咪没有任何关系,却也堂而皇之地用着猫的名字。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被冠以“猫”名的动物们吧!
萌萌的“国宝”——大熊猫
圆滚滚的白脑袋上顶着两只黑耳朵,稍显肥胖的身躯懒懒地靠在树上,黑黑的爪子向前伸出,轻松折断一段坚硬的竹子,灵活地放进嘴里咀嚼起来。
看到这样的描写,相信你一定猜到了它的身份,没错,它就是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动物种群,栖息于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区的崇山峻岭间,各种各样的竹类植物是它们的最爱,偶尔也会抓点小动物开开荤。成年大熊猫体重超过100千克,而刚出生的幼崽只有100克,是幼崽与母亲体型差距最大的熊类。
除了黑白大熊猫,在陕西秦岭地区还生活着一种棕白色的大熊猫。除了毛色不同,这类大熊猫的头也更圆一些,更接近猫科动物。从这点上说,大熊猫也算是有像猫的地方,所以名字中带个“猫”字也说得过去。
更像猫的熊猫——小熊猫
和大熊猫相比,名字仅一字之差的小熊猫更像猫:体长不超过60厘米,体重6千克左右,嘴巴边上还有几根长长的胡须。
小熊猫从头顶到背部都披着蓬松的红褐色长毛,四肢则为棕黑或纯黑色,圆圆的小脑袋上点缀着白色的耳朵、眼睛和嘴巴,再配上一个黑鼻头,让它们看起来和浣熊颇有几分相似。
小熊猫现在主要栖息于我国四川、云南和西藏,在尼泊尔、印度、不丹和缅甸也有少量分布。它们通常以树洞或石洞为家,和大熊猫一样也喜欢吃竹子,各种野果、嫩叶、小鸟和鼠类也经常出现在它们的食谱上。遇到危险时,它们会施展爬树本领,快速逃离地面。
猫的远亲——灵猫
称灵猫为猫的远亲,是因为它们虽然不是猫科动物,却与后者同属于猫型亚目(猫科的上一级分类单位),相比大熊猫和小熊猫,算是跟猫还有点关系。
在我国,分布着三种“灵猫”,分别是大灵猫、小灵猫、大斑灵猫。虽然都叫灵猫,但各自的特征还是很明显的。大灵猫体型较大,体重最高达10千克以上;相比于大灵猫,大斑灵猫身上有更大的斑点;小灵猫的体重通常不超过4千克,充分诠释了“小”的概念。
灵猫普遍偏爱肉食,凡是能入口的,不论螃蟹、蜘蛛、蜗牛、小鸟、鱼类、蚯蚓,鼠类,甚至是蛇都是它们的目标,有时甚至会学黄鼠狼偷鸡。这种喜欢荤腥的习惯倒也与猫有几分相似。
会学猫叫的鸟——猫鸟
除了长得像猫的,鸟类中还有会学猫叫的,它们被统称为猫鸟。其中以生活在澳大利亚东部等地的绿猫鸟最为有名。
绿猫鸟因浑身披着翡翠般绿色的羽毛而得名,成年个体体长在30厘米左右,体重在90到200克之间。别看绿猫鸟个子小,胃口却出奇地好,林中飞舞的蚱蜢、飞蛾、苍蝇等小虫,以及青蛙、小蜥蜴和其他鸟类的雏鸟,树上的叶子、小花和果子,它们都来者不拒。
绿猫鸟通常几个家庭在一起群居生活,它们还是一种很有博爱精神的鸟,会帮助抚养死亡同伴的遗孤,直到幼鸟有了自立能力。可是,千万别因为绿猫鸟博爱就觉得它们好欺负,当危险来临时,它们可是会发出类似“虎啸”的怒吼来驱赶入侵者的。
名字里有猫的鱼——反游猫
不仅哺乳类和鸟类中有非要跟猫扯上关系的,就连猫咪最爱的食物之一——鱼里面也有名带“猫”字的。
在非洲西部的一些河流和湖泊中,生活着一类名叫“倒游鲶”的热带观赏鱼。倒游鲶的长相其实并不好看,它们能够成为观赏鱼,完全是凭借一手肚皮朝上的仰泳绝活,也因此得到了“反游猫”的俗名。反游猫的这种绝活并不是天生就会的,在刚出生的那两个月,它们还是老老实实地背部朝上游泳的。
不同的反游猫体型差距很大,小的只有6厘米左右,大的则可以长到40厘米。所有的反游猫都不挑食,各种小鱼小虾和植物碎屑都是它们喜爱的食物。
(供稿/蝌蚪五线谱 插画绘制/三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