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1997 年 02 期
牙刷的细菌检测及消毒
作者: 张成娟江苏盐城市龙冈中学;王良洪
江苏盐城市龙冈中学;乔中全
江苏盐城市龙冈中学
一、选题目的
人们常用牙刷刷牙来保护牙齿,以去除牙齿上的污垢,达到清洁口腔的作用。但是,大多数人使用牙刷从未考虑过牙刷的使用时间,往往毛变软了,甚至毛向外翻了,也仍继续使用。那么,牙刷是不是可以无限期地使用呢?牙刷用久了,会不会积累细菌,反而对口腔造成危害?我们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实施过程与结果
(一)材料
1.不同使用期的牙刷12个(各牙刷使用期见表1)
2.消毒用品①饱和食盐水,②70%的酒精溶液,③0.02%漂白粉溶液,④中华药物牙膏
3.生理盐水
4.培养基:牛肉膏2g、蛋白胨7g、NaC110g、水200ml、pH7.2~7.4、琼脂10~15g,配制成肉汤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在载玻片上制成平板(合计66个)
(二)实验一
1.制检测原液:把不同时期的牙刷分别浸没在12个烧杯的生理盐水中(烧杯要预先贴好标签),牙刷在37℃左右的生理盐水中搅拌5分钟,使细菌从牙刷上进入生理盐水中,成为检测原液。
2.接种:在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消毒的纸箱中(上面蒙一层玻璃,侧面开两个大圆洞,相当于简易接种箱),用移液管在每一个载玻片平板上,移入0.5ml带有细菌的生理盐水(每个牙刷接种4个平板),再用干燥消过毒的载玻片将其拖匀。对于使用期较长的牙刷,可能粘的细菌多,故对其原液稀释10倍后再接种,以确保平板有效。
3.培养:将接种后的载玻片倒置在37℃的恒温箱内24小时(另把2个没有接种的载玻片也放于恒温箱内,以供检测)。
4.检测:取出载玻片,没有接种的上面没有细菌的痕迹,证明实验有效,被接种的各平板上菌落为各牙刷的细菌所致。结果见表1:
表1不同使用期牙刷上的细菌
实验说明:牙刷上粘附的细菌的数量是随着使用期的增长而增加。
(三)实验二
表1反映一个牙刷使用了 3个月后,粘附的细菌已较多,而6个月后细菌更是成倍地增加。我们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实验观察知道,其细菌的种类大致有球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和螺旋体。其中乳酸杆菌占有很大的比例(约30% ~40%),这种细菌能使存留在牙面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发酵产酸,牙齿表层的釉质受酸腐蚀而变软、变黄,以致缺损而形成龋齿。龋齿刚发生时,患者一受冷、热、酸、甜刺激就会出现酸痛的感觉。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以减少或消灭这些有害细菌。从生活实际看,3个月更换一个牙刷,还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那么是否可用牙刷消毒的方法,达到杀菌、延长使用的效果呢?我们采用了以下4种方法进行牙刷灭菌。
实验:把使用半年的9号牙刷,涂上中华药物牙膏,另外把使用半年的10号牙刷,使用12个月的11号、12号牙刷分别在食盐饱和溶液、70%的酒精溶液、0.02%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5分钟,再把处理过的牙刷用上述实验步骤进行接种培养,检测细菌数,结果见表2:
表2 4种消毒方法处理的牙刷上的细菌数
实验说明:牙刷涂上牙膏后,细菌数量有所减少,但不能完全灭菌。使用食盐、酒精、漂白粉溶液,可以对牙刷达到消毒、杀菌作用,尤其可以大量杀死乳酸杆菌,因此是理想的消毒方法。特别是漂白粉,是农村中常见的消毒药品,更易于推广。
三、收获与建议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1.牙刷上的细菌数随使用期的增长逐渐增加。因此,提倡勤换牙刷(一般以3个月为宜),或对旧牙刷定期消毒处理。
2.牙刷用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放置通风处,以减少牙刷上的污垢,防止细菌大量繁殖。
3.使用酒精、漂白粉溶液对使用期较长的牙刷进行杀菌处理,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