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太空的“家”——永久空间站

来源 : 2012 年 9,10 期 

我们在太空的“家”——永久空间站

作者: 骆昌芹

人们喜欢把浩瀚无垠的太空比做“星的海洋”。发明飞机以后,人类开始在这一海洋的“浅滩”戏水;载人宇宙飞船把人们带到较

深的“水域”,但人在“星海”中还只能算是“蜻蜓点水”的“弄潮儿”。永久空间站会让我们在太空中“安家”,这个“家”会给我们探索更广的太空领域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永久空间站的“前世今生”

其实永久空间站就好比一个人,它从“出生”到慢慢“长大”都有一个过程,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永久空间站的过去吧。

最初,科学家们还没有提出要建立“永久空间站”的宏伟目标,因此那个时候的空间站都是实验性的、临时性的。要说到空间站,有一个名字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礼炮1号”。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空间站,是空间站的开端。虽然处在试验阶段,但是它可以在太空逗留较长时间,给宇航员提供一个较好的进行科学考察和科学实验的平台。

永久空间站将是什么样的呢?有人把它构想成一座宫殿,有人把它设计得像一艘舰只,更有人把它想象成科幻小说、电影中所描绘的“天外桃源”。通过对各种设计方案的论证,科学家们最后确定了一种对称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案,它由增压舱、太阳能电池阵、太空平台、轨道拖船和轨道作业机等5个主要部分构成。

永久空间站的“主要器官”

人有很多器官,我们的永久空间站也不例外,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永久空间站的“主要器官”吧!

永久空间站的“大脑”——增压舱,它是空间站的主体,分为生活舱、实验舱和供应舱。生活舱既是空间站操作指挥中心,又是宇航科学家们的生活区。由于是空间站的主体部分,同时具有“指挥中心”之称的生活舱也属于增压舱,因此增压舱被我们形象地称为“大脑”。实验舱内部安装了各种各样的实验装置,可以供宇航科学家在微重力的环境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供应舱可以存贮足够的备用件、货物和消费品。

永久空间站的“心脏”——太阳能电池阵,它实际上是几块大型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总面积为12 000平方米,安装在空间站的中心构件上端,它能够给永久空间站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就好比心脏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血液一样。

永久空间站的“胃”——太空平台,它能容纳各种卫星、太空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以及其他各种空间装置。在太空平台的支臂上,可以停靠航天飞机,用来装卸各种负载装置,并对失灵的航天器进行检修。这样看来,太空平台就像庞大的“胃”,可以装很多东西。

永久空间站的“血管”——轨道拖船,它是一种不载人的航天器,能在空间站的实际使用范围以外施放和回收,比如可以把要维修的卫星从较高的轨道拖回到空间站的太空平台上维修,也可以把维修后的卫星或其他组装好的航天器拖到更高的轨道上发射。由于它这种特殊的运输功能,因此被科学家们亲切地称为“血管”。

如果轨道拖船是永久空间站的“血管”,那么轨道作业机就是永久空间站的“毛细血管”。轨道作业机也是一种不载人的航天器,它与轨道拖船的不同地方是:作业机的机动范围比较小,只能局限在空间站的运行轨道上施放、回收卫星和其他航天器。

为什么要建立永久空间站

从实验性、临时性空间站的建立到建立永久空间站的提出,这一系列的科学性活动揭示出了要建立永久空间站的秘密:永久空间站拥有巨大的“能量”。

永久空间站在太空探测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科学家在空间站作天文观测,那么他们一定能够领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永久空间站是进行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研究得天独厚的场所,在空间站有可能开发出地球上难以生产和不能生产的超纯产品。空间站还肩负着发射航天器,为太空中“生病”的航天器“治病”等任务。此外,永久空间站还是人类开发月球、登上火星的前沿阵地。

在太空中建立起“航空母舰”——永久空间站,是无数航天工作者的夙愿。目前中国已经做好各项准备,将于2015年在太空建立永久空间站。永久空间站的投入和使用,将为研究太空提供有力的帮助,使中国的航天事业如虎添翼。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