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协作,互激共振——智力激励法

来源 : 2008 年 11 期 

团队协作,互激共振——智力激励法

作者: 奥秘精灵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经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这句话,让我们认识到思想交流的力量。智力激励法,英文原意是Brain Storming,即头脑风暴,亦简称BS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借助于思想交流的力量,激发人们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

智力激励法,一般以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与者围绕着一个中心议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胆设想,无所顾忌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自由讨论,借此达到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修正、相互补充的效果,使各种创造性设想产生共鸣,进而诱发出更多的新见解、新观点,最终获得具有可行性的创造性设想。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就是奥斯本头脑风暴的最佳“中国式”释义,即表现为借助于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互相激励”。

实践智力激励法,必须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1)禁止评论他人构想的好坏;

(2)最狂妄的想象是最受欢迎的;

(3)重量不重质,即为了探求最大量的灵感,任何一种构想都可被接纳;

(4)鼓励利用别人的灵感加以想象、变化、组合,以激发出更多更新的灵感;

(5)不准参加者私下交流,以免打断别人的思维活动。

常用的智力激励法,是借助于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的,一般由3~8人组成一个团体共同讨论同一议题。除此之外,还有个人BS法,它是将奥斯本头脑风暴法用于个人领域,以提高个人创造性能力的方法,这时,主要采用发散性思维,针对某一主题,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期激发自己,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例:“多功能便携拐杖”

廖阳、何述涛同学发明了一种多功能便携拐杖,它具有智能身份证、信用卡、拐杖、防盗报警器、雨伞等五种物品的功能。整体外观像拐杖,下雨时可打开隐藏在拐杖杆内的伞布,撑开为雨伞。智能晶片设在拐杖头,兼具信用卡和智能身份证的双重功能,不仅可以用于乘车、购物时支付费用,而且可以进行身份识别。此外,拐杖头还设有微型药品收藏盒以供不时之需,并设置有报警功能按钮供危急时刻使用。整个拐杖还可缩短,便于携带。老人或其他有需要的人持这种拐杖出门,既方便又安全。

思考与练习

对于以上设计方案,你有什么想法呢?如果有相关改进意见的话,请把它一一列举出来。

点评

看到这个多功能便携拐杖,觉得神奇吧!这项发明以拐杖为主体,结合多个方面的考虑,附设了如此多的功能,为广大老人或有需要的人提供了方便。虽然拐杖中集合了多个功能,但从现有的技术来看,并非难于实现。当然,在拐杖中安装智能芯片到底是利是弊一时还难以说清。

不管怎样,廖阳、何述涛同学的大胆设想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同学们不妨一起来参与这个议题的讨论,展开各自的想象,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和看法,对本方案进行优化,合众人之力,以期设计出一个更加完美的方案。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