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来源 : 2003 年 08 期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作者: 磊磊;小好问;小粗心;小灵通

时间过得真快,又开始新一轮闯关了。知道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是什么吗? 专家们一致认定:是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这是整个中国的骄傲,也是整个东方的自豪。今天关主就带你们去参观位于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

闯关热线:0731-4330122

第一关 秦陵铜车马

从西安古城出发,沿着骊山北麓的高速公路东行37千米,便到了中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于1979年在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兵马俑坑的遗址上建起,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遗址博物馆。秦陵发掘出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以及铜车马等文物,都在博物馆展出。

来,关主先带你们去看看有名的“秦铜之冠”——秦陵铜车马。铜车马主体用青铜铸造,通体彩绘,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一半。看,四匹马在前面拉着车厢,车上立着一把圆伞,伞下站着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它完全仿造实物制成,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车驾的风采。

出个问题热热身吧,有点难度哦:猜猜铜车马出土的时候有没有经过修复,如果有,又是怎样修复的呢?

A.据说铜车马是保存得很好的文物,应该不需要修复吧

B.我想它出土时应该是完整的,最多对色彩进行了一点修复。

C.我觉得铜车马出土的时候应该不是很完整,听说考古学家经过了好多年才把铜车马修复完毕,怎样修复的我就不知道了。

[关主释答]

呵呵,看来这个问题的确有些难度哦,你们都被考倒了。

1978年6、7月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西侧约20米处钻探,当探铲进入到地下约7米深时,碰到了坚硬的物体——一个金光闪闪的泡状物体随探铲破土而出。根据其形状和花纹,考古专家们立即断定,这是一个金质的马饰品。终于,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国宝——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由于年代太久,木头已腐朽,上面的土层坍塌下去,因此出土时,这两乘铜车马及车上的御官俑都已经被压成了碎片。考古工作者经过了精心的修复,才使它们基本恢复了昔日的风采。

修复过程当然很复杂,简单地说,首先肯定要把破碎的铜车马迁入室内,然后研究残破现状和各零部件之间的关系,确定修复方案。接下来就开始行动啦!利用专用器具对青铜部件的变形进行矫正,然后除锈,选用焊接或粘接方法修复破碎的部件,再加固表面彩绘,最后用传统技术对修复过的痕迹进行掩饰。在专家们的回春妙手下,我们才有机会看到眼前这样精致的铜车马呀!

第二关 举世闻名的兵马俑

兵马俑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依然不失其浩浩荡荡的威势和雄姿,坑中的武士俑,有的手持弓箭、长矛,威严而立,有的腰配弯刀,目视前方,时刻准备冲锋陷阵。小家伙们一边静静地听关主讲解,一边不时打量,忽然小好问伸手指着陶马肚子上的一个圆孔,叫大家看。关主转念一想,问题来了:为什么陶马的肚子上还有小孔呢?

A.关主,你太狡猾了,小好问刚想问你这个问题,怎么就成你考我们了?

B.嗯……我想小孔是让陶马透透气的吧。

C.我猜是个排气孔,当时的工匠们留下它,肯定出于对某些原因的考虑。

[关主释答]

哈哈,小好问,这证明关主很了解你呀,你想什么关主都知道哦。

小粗心说得不准确,还是小灵通说得好一些。当年陶马是分别用模子和雕刻手法配合制成的,马的头部和腿部是实心的,而马的肚子却是空心的。据我们的考古学家和雕塑艺术家分析,这个圆孔正是工匠们当年特意留出来的,被称为排气孔,这样,陶马在烧制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裂痕,同时也减轻了马腿的承受力。怎么样?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能反映出古人的智慧和细心。正因为如此,秦始皇兵马俑才能以它的“大、多、精、美”而征服新世纪的现代人。下面关主来详细地给你们说说。

秦俑大,首先是场面大:3个兵马俑坑布置在近2万平方米的大地上,直观地再现了秦国军队兵强马壮的宏伟场面,如此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其次是形体高大:陶俑平均身高1.8米,陶马身高1.7米、身长2米,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比秦俑更为高大的陶俑。

秦俑多,是指数量多,3个坑出土近8000件陶俑、陶马,这在世界雕塑史上也可算得上一枝独秀了。

秦俑精,是指每件陶俑大到身体结构,小到头发、眉毛,都精雕细刻、一丝不苟。

秦俑美,是指这些不同的陶俑中间有高大魁梧、气宇不凡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可谓千人千面互不相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完全是当年秦军将士的真实写照。

第三关 兵马俑取材千古之谜

秦始皇兵马俑,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逼真的造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三个坑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埋藏了与实物同样大小的7000多个陶俑、200多辆战车和300多匹战马。关主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来了:兵马俑是在哪里烧制而成的?

A.景德镇不是古代著名的烧瓷中心吗?可能是在那里烧好了然后送到秦陵来的。

B.小粗心尽胡说,我小好问都知道景德镇是明朝著名的“瓷都”,秦朝还没有呢,我想应该是在当时的烧瓷中心烧制后运过去的吧。

C.我不同意小好问的解释,那时候没有那么好的运输条件,难以运送这样大规模的秦俑,我想应该就是在当地烧制的。

[关主释答]

小灵通真是关主我的得意门生呀,虽然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答对了关键部分。秦俑的烧制和取材可谓千古之谜。我国有十几位科研人员,精心选取了100多个相关样本,经过3年研究得出,闻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原料取自秦陵附近的土层,并极可能是就地烧制。

此次土壤取样的地址分布在秦陵的西、北、东三个方位,包括秦陵西南方9.5千米的枣园村,北方2.5千米的杜家村,东北方5千米的庵后堡村,东方5.5千米的高邢村,以及秦陵封土和兵马俑二号坑的几个土样。研究发现:所有样品大致分为一、二号坑,三号坑,垆土层,垆土和黄土的混合层以及耀州瓷胎这五类;一、二、三号坑兵马俑的原料并不完全相同,三号坑的原料产地很集中,一号坑相对分散一些,二号坑则更为分散;兵马俑原料与秦陵附近的垆土层关系密切,而与该处黄土层关系稍远,与耀州瓷胎更远。合理的推断是:兵马俑的烧制窑址应该就在秦陵附近。专家表示,此次研究找出了兵马俑的原料产地,是解开兵马俑烧造之谜过程中的一大突破。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