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中国的爱迪生

来源 : 2003 年 08 期 

我要做中国的爱迪生

作者: 朱亮

我是浙江省衢州市第一中学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但我心里一直隐藏着一个强烈的愿望——从事发明创造,做中国的爱迪生!这是我心底的一个小秘密,直到去年,我的小发明作品“环保瓜子袋”在衢州市科技小发明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而后又在第九届浙江省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我的秘密便也随之“公诸于世”了。

“环保瓜子袋”问世

同学们纷纷问我是怎样发明环保瓜子袋的,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呢。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学校组织看电影。我买了一袋瓜子,准备边看边吃。开始吃第一粒瓜子时,烦恼也随之而来:瓜子壳扔在什么地方呢?扔在地上吧,可电影院里明明挂着“禁止乱丢瓜皮果壳”的牌子,怎么好意思“明知故犯”呢?拿在手上吧,既不卫生又麻烦。怎么办呢?这时,我看见旁边的一位同学把瓜子壳吐在了从家里带来的塑料袋中。我随意说了一句:“如果把瓜子壳和装瓜子的袋子合并在一起多好啊! ”就在这时,灵感的火花突然在我脑海中闪现:发明一种“环保瓜子袋”!我等不及把电影看完就跑回家,买了好几袋瓜子,开始着手设计我的“环保瓜子袋”。

俗话说“看事容易做事难”,把两个袋子合并在一起看上去好像很简单,做起来可真难!我没有做袋子的设备和工具,塑料纸又厚又滑,用万能胶怎么也粘不起来,用火烫的话既容易烫坏又不美观,还要留口子,真不好办。我想了好多方法也没有做成,光瓜子就不知买了多少袋。最后,还是妈妈帮我出了一个主意,用缝纫机把第一个瓜子袋做成功了。看着这个简陋的“处女作”,我别提有多开心啦!

我将制作好的环保瓜子袋拿到学校,教劳技课的吴老师看了以后很高兴,鼓励我再接再厉。我正乐着,吴老师又对我说:“可别这么快就满足啊,瓜子袋还可以改进。”于是我又开始着手改进我的环保瓜子袋,计划在瓜子袋上再加上一根牙签和一张餐巾纸,这样吃完瓜子后的清洁工作也可以一并解决掉了。为了让瓜子壳不从袋子里掉出来,袋口还要加上可粘合的边。看起来很简单的环保瓜子袋,想把它做得尽善尽美,还真需要无比的耐心和细致。爸爸、妈妈都支持我搞小发明,光是瓜子就买了 20多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和改进,我的环保瓜子袋终于做成功啦!吴老师看了很满意,把改进后的环保瓜子袋送到省里参加了第九届浙江省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获得了三等奖。

生活中的小发明

我还有一件自以为得意的小发明:免提式水桶。有一次,我看见一位女同学拎了一桶水,很吃力,不小心把水洒了一身,十分狼狈。这一情景在我脑海里反复出现了许多天,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发明方案:制作免提式水桶,在水桶底部装上四个万向轮和一个手柄。有了方案,当然就要开始行动喽。做这个发明并不容易,我弄坏了两个塑料水桶都没有成功。有一天,我路过一家修理铝锅的摊子,看到修锅师傅小心翼翼地敲打铝皮换锅底。我灵机一动,回家后在铝皮上安装了四个万向轮,再像换铝锅底一样把铝皮打好,牢牢地固定在水桶的底部。最后在水桶上安上一个手柄,大功告成,水桶可以轻松滑动了,多省力呀。这项小发明在我们学校的科技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除此以外,我还有许多小发明成果,如两头画笔、折叠算盘、多用黑板刷、腰围尺等等,这些作品都先后在学校科技周得过奖。

搞小发明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多动脑子,就一定会想出更多、更出色的发明来,这就是我搞小发明的体会。我决心努力学好知识,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出色的发明家,做中国的爱迪生!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