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8 年 12 期
打破常规,独辟蹊径——发散思维法
作者: 奥秘精灵
如果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那么发散思维就是创新的基石。什么是发散思维呢?发散,顾名思义就是向四面八方展开、扩大、分散。发散思维就是思考者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想开去,善于多向观察、多路思考,打破思维定向性的一种思维方式。由于它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不轻易苟同于一种现成的说法或不急于归一,且往往能因此出现一些奇思异想,所以也称作“求异思维”或“开放式思维”。
正确把握发散思维。一是要保证思维的流畅性,即在思维过程中善于排除干扰;二是要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即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三是要强调思维的独创性,即具有超常的独特见解,不人云亦云,不“炒现饭”。其基本运用技巧有以下几种:
(1)考虑所有因素。即尽可能周全地、具体地从各个方面考察和思考一个问题,这对问题的探索、解决特别有用。
(2)考虑各种结果。思考一个问题时应考虑各种“后果”或最终可能出现的“结局”。这可以培养我们遇事先考虑后果的习惯,有利于对事物的发展有较明确的预测,并从中寻求最佳的结局模式。
(3)侧向跳跃。当考虑某个问题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可以采用侧向跳跃的方法,即不从正面直接入手,而是另辟蹊径,从侧面寻找突破口,这样往往可以使问题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
(4)寻找多种途径。思考问题时,快速“扫描”事物或问题的各个点、线、面、立体空间,然后将思维指向点、线、面、立体空间,寻找多种途径,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某些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个人能否灵活运用发散思维,是创造活动能否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过:“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才看到创新思维最明显的标志。”因此,正确运用发散思维能够创造、创新。
实例“泥土保湿器”
董伟民同学发明的这种泥土保湿器,实质上是一种可根据泥土的湿度而自动完成洒水功能的电器。其工作原理是:插上电源开关,电子感应器工作,将所感应到的泥土湿度信息输送给电磁阀。若电子感应器感应到泥土干燥,则电磁阀打开,将信号传递给电动机,电动机主轴转动,带动其上的喷头开始自动洒水。当电子感应器感应到湿度情况已达到理想值时,电磁阀关闭,电动机停转,喷水管自动关闭。该泥土保湿器,不但节省人力,而且能自动判断土壤的湿度进行洒水,避免植物因缺水枯干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从上述简介来看,董伟民同学的这个小发明把握了发散思维的两大特性:其一是注意了思维的流畅性,由图示我们可以看出在思维过程中他善于排除干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思维过程显得非常连贯;其二是注意了思维的独创性,利用感应器感知泥土的湿度具有独特的见解。在元件的选用上,他多角度地考虑到其实效性,准确地使用了多种元件,如:电子感应器、电磁阀、电动机等。
思考与练习
从空间角度来分析,这种泥土保湿器恐怕会受到一定的局限,它浇灌的范围和威力有多大呢?部件的安放是否就置于泥土之上呢?这些问题大家都来想一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