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7 年 04 期
狂犬疫苗的诞生
作者: 晨霜
1892年12月27日,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著名科学家聚集在法国巴黎的一个豪华大厅里。当法国总统挽着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步入大厅时,人们起立欢呼,乐队奏起胜利进行曲。这是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70寿辰庆典中的一幕。
巴斯德是何许人?为何劳名流权贵们如此兴师动众?这还得从头说起。
19世纪以前,狂犬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狂犬病是巴斯德多年研究、准备攻克的疾病。
巴斯德为取得狂犬疫苗,他和助手把一只疯狗绑在桌子上,而他则俯下身子,用嘴通过滴管一滴一滴地从狗的下颌吮吸唾液。为了攻克这一疾病,年已六十多岁的巴斯德表现得全无惧色。他指导助手将取得的唾液注射到试验的动物体内,结果这些动物都痛苦地患病死了。问题基本上搞清楚了,是疯狗的唾液把病毒带到了人的体内,侵入人脑发生了作用。
巴斯德为了找到对付狂犬病的办法,他又把疯狗的脊髓抽出来,让它干燥。过了十天后,疯狗的脊髓失去毒性,再把它接种在被狂犬咬过的病狗身上。说也奇怪,病狗竟逐渐地好了。接着,巴斯德又把患过霍乱的鸡的病原菌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其毒性也大大减弱。他取出患狂犬病而死的兔子的脊髓,发现它自然干燥的时间越长,毒性越小。于是他把放了14天患狂犬病而死的兔子的脊髓磨成浆制成疫苗,给其它兔子注射。转天又注射干燥了13天的、12天的……直到注射当天的新鲜死兔脊髓液,兔子都奇迹般地活下来了。
试验终于成功了,他制造出了狂犬疫苗!巴斯德取得了这些成绩以后,他就在想,这种办法如在人体上试验成功,不就可以攻克狂犬病了吗?但到哪里去找试验的人呢?
他曾要求在一个被判处死刑的犯人身上做试验,但法庭不允许。他只好决定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但家人和亲友都百般阻拦,甚至把他看管起来。巴斯德对此一筹莫展。
偶然的机会终于来到了。1885年的一天早晨,巴斯德实验室的门被撞开了,阿尔萨斯省的一个男人抱着一个刚被疯狗咬伤的孩子梅斯特闯了进来。“救救他吧。”跟在后面的孩子的妈妈含着眼泪恳求着。在这种情况下,巴斯德无法再犹豫,便当机立断在孩子身上试验。他把经过减毒的疯狗病菌注入孩子体内,一天注射一支,31天后,终于救活了这个孩子。此后,人们争相把被疯狗咬伤的患者送到他这里治疗,大都被治愈。其中有16个被狂犬咬伤的俄国病人,也被他抢救过来,为此轰动了全俄国。沙皇政府特向巴斯德颁发了奖章。
狂犬疫苗的发明,使巴斯德又创立了一门新科学:免疫学。这是他为人类所做的又一贡献。
如果巴斯德没有等待到那次偶然得到的人体试验机会,他就会推迟甚至一辈子不能征服狂犬病,即使自己已经具备除了机会以外的一切条件。这说明了“等待”和“时机”的重要性。“字典里最主要的三个词是意志、工作和等待,我要在这三块基石上建立起成功的金字塔。”巴斯德的这一名言,道出了成功的诀窍。
“自从19世纪以来,世界许多地区的人口平均寿命大体上增长了一倍。在整个人类史上,人类寿命的这种大幅度增长,对个人生活来说可能比任何其他发明都具有更大的影响。”《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作者美国学者哈特在该书中这样评价巴斯德,把他列入第12位的高位,因为“巴斯德的方法可以而且已经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给全世界人们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