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1996 年 05 期
发人深省的实验
作者: 肖云龙(湖南);潘勇一
科技史上有一些实验,它的名垂青史不在于实验本身,而是实验给人的哲理深思或智慧启迪。
青蛙实验
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实验。实验研究人员经过精心的策划与安排,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说时迟那时快,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出那势必使它葬身的滚滚油锅,跳到锅外的地面,安然逃生!
隔了半个小时,他们使用一个同样大小的铁锅,这一回在锅子里面放满五分之四的冷水,然后把那只刚刚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不时来回泅游。接着,实验人员偷偷在锅底下用炭火慢慢加热。青蛙不知究底,仍然悠然在微温的水中享受“温暖”,等到它开始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一切为时已晚,它欲跃乏力,只能卧以待毙,终致葬身在锅子里面。
这个青蛙实验能给你什么感想?从人生的角度看,实验告诫人们:当生活的重担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挫折、困难堵住了四面八方的通口,我们往往能发挥自己意想不到的潜能,杀出重围,找到一条活路来;等到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甚至顾盼自雄的当儿,反而阴沟里翻船,弄得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创造学家也从青蛙实验中发现一种创新机制:感悟压力可以激励创新。例如,当人类感悟到人口的压力、环境的压力和能源的压力时,相应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便源源不断出现。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当人们体验到某种压力的作用,并将各种主客观要素置于这种“压力场”时,潜伏在人们大脑中的创造动机和创新才智才会真正地被激发出来。因此,科学创造通常遵循“感悟压力——激励创新——产生解压设想”的思路。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有意使自己感到面临“油锅”的压力,而企望知识和智慧有惊人的一跳。
黑猩猩实验
英国剑桥大学有位教授为了研究黑猩猩的智力,做了这样一次实验:他把一只香蕉悬挂在天花板中央,其高度使黑猩猩跳起来也够不着,除随便乱放的木箱外,房内别无他物。实验的目的是观察黑猩猩能否利用木箱叠高后去摘取香蕉。
那只黑猩猩静蹲一角,对房内的香蕉垂涎三尺,但对木箱却不屑一顾。教授偷看许久,见猩猩无所反应,便走进房中踱步寻思,当他正好踱到悬挂香蕉的天花板下时,黑猩猩突然一跃而起,跳上教授双肩,再凭空一跃,将天花板上的香蕉抓到手中。
实验结果出乎意料,教授一时目瞪口呆。在设计实验时,教授认为黑猩猩摘取香蕉的行为,除了跳起来去摘外,就是叠木箱摘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黑猩猩居然将自己的身体当成了摘取香蕉的工具。
教授为自己设计的实验深感遗憾。
遗憾什么?对教授来说,遗憾的是没有想到黑猩猩摘取香蕉的“第三种方案”。如果想开一些,这个实验又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科学创造没有固定的答案,创新问题通常有多种解答。当我们寻求创造性解答时,应当注意克服“教授不会被当作工具”式的思维定势。在创新思考中,只有思路放开,克服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才能突破思维定势的“围城”,从封闭思考中解放出来,发现“教授身体也可以当工具”式的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