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发育与营养的关系

来源 : 2001 年 05 期 

蝌蚪发育与营养的关系

作者: 吴家辉广东碧桂园学校五年级;岑建国广东碧桂园学校五年级

一、青蛙卵的孵化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池塘里许多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蝌蚪怎样变成青蛙呢?蝌蚪吃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养起了小蝌蚪。

我们采集了一小块黑色的卵。青蛙的卵粘在一起,很滑,浮在水面上,可以接受更多的阳光,使卵很快孵化。小蝌蚪像黄豆粒大小。

我们把卵块一起放在一个大水槽中。两天后,青蛙的卵变成透明的了,可以看到里面的小蝌蚪,像小蚂蚁那么小,头朝上,细细的尾巴不停地摇动,好像希望快点离开卵壳。2小时后,小蝌蚪从壳中出来了,一出来就可以在水中游动。

二、研究过程

我们把5个小饲养槽标上编号1、2、3、4、5,盛入半水槽晒过几天的自来水,分别放进5条小蝌蚪。1号水槽模拟成一个小型生态槽:在水槽的最下面放一些泥土,上面放一层沙,沙上面放一些小石头,最上面放几块大的鹅卵石,放一些金鱼藻。蝌蚪吃不完的食物沉到泥土中,作金鱼藻的肥料,蝌蚪呼出的二氧化碳被金鱼藻用来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供蝌蚪呼吸。5号水槽中喂少量的蛋白、蛋黄和青菜。2号水槽中只喂蛋白,3号水槽中只喂蛋黄,4号水槽中只喂青菜。

2、3、4、5号水槽中要每天换水,清除蝌蚪吃剩下的食物,1号水槽中水一直不换。在饲养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只喂青菜的蝌蚪不活泼,有的翻着身子,肚皮朝上。喂蛋黄的蝌蚪很活泼,喂蛋白的蝌蚪不活泼,吃得也很少,杂食性的小蝌蚪,很活泼,快活地游来游去。1号水槽中的蝌蚪最活泼,长得也很快。

我们每三天测量一次最大的蝌蚪身长(注:体长是量蝌蚪的头到尾末端的长),数据如下:

第3天(22℃)

第6天(22℃)

这时,可以看到1号水槽中的小蝌蚪靠近尾巴的两边长出两个小黑点。其它水槽中的小蝌蚪没有这种现象。

25天后,1号水槽中的小蝌蚪都长出了前腿,同时尾巴很快缩短,大约两三天,尾全部消失。有趣的是,刚长出四条腿的小青蛙能很快地找到高出水面的石头,蹲在上面。我捉了一只刚刚退掉尾的小青蛙,用剪刀小心地剪开它的肚子,发现还没有肺,在胸部有一个月牙形的透明的泡,这可能就是小青蛙的呼吸器官。

29天时,5号水槽的小蝌蚪全部长出前腿,5天后全部变成青蛙。2号水槽的小蝌蚪全部死去,直到死去也没有长出前腿。

31天时,3号水槽的蝌蚪有两条长出前腿,死掉两条。4号水槽的蝌料有两条长出前腿。

35天时,成活的蝌蚪都变成了小青蛙。我们把所有的青蛙全部放回到大自然中去了。

三、结果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从卵到青蛙,大约经过40天。生态槽中的蝌蚪长得又快又大,仅仅需要25天左右就变成青蛙。这可能是因为生态槽中的食物比较丰富。在3天时,我们用滴管吸一滴生态槽中的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数以万计的水蚤,那几天我们不喂蝌蚪任何食物,它仍然长得很快。6天时,我们又用同样的方法观察生态槽中的微生物,发现几乎看不到水蚤,说明蝌蚪吃水蚤。同时又有很多很多的衣藻,越往水底越多。这些都是蝌蚪的上好食物。水中金鱼藻也长得很快,为蝌蚪提供了大量的氧气。

从研究中知道,蝌蚪是杂食性的。食物对蝌蚪的发育有影响。只吃蛋白质的蝌蚪长得很慢,很难长出前腿,尾本退化,身体的抵抗力小,最后都死掉了。只喂青菜和蛋黄的蝌蚪,发育周期差不多,蝌蚪在35天左右都变成青蛙,但是身体较小。杂食性的蝌蚪长得较快较大,而且都能发育成青蛙。营养全面的生态槽中的蝌蚪则能非常顺利地变成青蛙。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