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1 年 05 期
防治榆树叶瘤
作者: 许飞娟
内蒙古商都县一中
在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探索和研究活动中,我发现野外和校园里不少榆树叶上产生了大小不等的叶瘤。凡是长有叶瘤的榆树,枝叶都有明显的发育不良现象,而且叶上有分布不均匀的斑点。为了消除这种榆树病虫害,我经过5个月的仔细观察、模拟实验、查阅资料等活动,终于揭开了榆树叶瘤的秘密,也实验出几种有效防治这种病虫害的方法。
榆叶瘤是一种昆虫所为,这种昆虫属于蚜类。因为我在资料中始终没查出有关这种昆虫的记载,我暂且给它取名为榆蚜虫。
榆蚜虫的身体在放大镜下能看清楚:它的头部有两根很细的线形触角和一对复眼,以及由大、小颚组成的刺吸式口器;胸部背面有大小两对质地相同的膜翅,有两对足长在胸部,有一对足长在腹部前端;腹部末端有排泄、生殖器官,两侧各有一根尾须,腹部两侧各有6个气门,供呼吸用。榆蚜虫的足上各有一对爪钩,有助于在枝叶上固定身体。
我用透明无色塑料袋,把捕获的20多只榆蚜虫与连体生活着的榆树枝叶一起封闭在塑料袋内,进行实验。这个实验使我了解到了榆蚜虫的繁殖规律,并成功地证实榆叶瘤确实是榆蚜虫所为。
榆蚜虫在傍晚或夜间产卵,它先把榆树叶靠近主叶脉处的侧脉根部,用口器刺破并注入一种液体激素,截断叶脉内的光合营养回路,在激素的作用下,榆树叶上两天后就会长起一个很小的空心瘤子,跟榆叶的颜色一样。再过一两天,当瘤子侧面出现了相对称的小孔后,空心瘤子里就有了极小的蚜虫卵,有10 ~ 20粒。这些卵在瘤内孵化5 ~ 6天就出了幼虫,虫先是无翅,经过3天就会长出翅,再过4~6天,蚜虫翅长成功,两对翅成屋脊状摺在身体两旁,这时的空心瘤已长到蚕豆那么大,颜色也逐渐由绿变红。已经长成的榆蚜虫就从两侧的通气孔钻出飞走。几天后,叶上的空心瘤便干枯变黑。
我在观察榆蚜虫生态习性后,还着重研究了对榆蚜虫的防治方法。根据榆蚜虫的生活和繁殖规律,我采用内吸杀虫剂,对瘤内未长成的榆蚜幼虫施药杀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还采用接触性杀虫剂“杀虫粉”杀灭成年榆蚜虫,也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但是,用敌百虫、灭蝇药、1605杀灭蚜虫的实验失败了,证明这些药是难以杀灭榆蚜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