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1 年 10 期
发明“易拉瓶盖”的苦与乐
作者: 杨煜华
湖南省衡阳市船山实验中学
一个14岁的少年在开启啤酒瓶盖时,不小心把手弄伤了。他苦思冥想,如果开酒瓶像开饮料罐那样简单该多好。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他的梦想终于成真。这位来自湖南省衡阳市一中教育集团船山实验中学的学生,还应“第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组委会的邀请,作为衡阳市的惟一学生代表赴昆明参展。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
作者在制作易拉瓶盖
暑假中的一天,爸爸的几位好朋友来我家做客。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后,爸爸叫我摆好餐具,准备啤酒。我接过启瓶器,在为客人开瓶时,不知道是用力过大,还是酒瓶质量不好,竟把瓶颈给折断,了,而瓶盖却牢牢地套在瓶口上。
我出尽了洋相。唉,要是啤酒也像白酒一样不需要用启瓶器就好了。事后,爸爸语气和蔼地向我做了科学解释。他说,啤酒不像白酒,因为啤酒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使用与白酒相同的瓶盖,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猛烈摇晃,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便会膨胀从而引起爆炸,所以带气体的啤酒或饮料瓶盖一般都设计为压盖。这样,当瓶内的气体膨胀到一定压力时,瓶盖便会自然冲开泄压,避免伤人损物之类的事发生。为了证实爸爸的解释正确,我带着问题请教老师,老师的解释和爸爸大同小异。
这个问题我虽已弄懂,但心存疑惑:为什么啤酒瓶盖非得使用启瓶器专用工具才能开瓶?如果能将启瓶器的杠杆原理与瓶盖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话,这个问题就应该能得到解决。我反复端详被我折断了的那个瓶颈头上仍未能开启的瓶盖,左思右想,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记得那一段时间,我既不想玩耍,又不想看电视,晚上睡觉也失眠说梦话。
几天后,朋友邀我参加一场足球赛。当时我正剃着光头,为避人取笑,我戴着帽子。参赛时由于运动剧烈,没一会儿我便满头大汗了,不得不脱下帽子。就在脱帽之际,我茅塞顿开,灵感当即产生,其实瓶盖像帽子,若将瓶盖边沿像帽子一样也设计有舌边的话,当人用劲将舌边一拉,正如脱帽一样,不愁瓶盖不开。回家后,我生怕时久忘记这个思路,于是当即绘出了易拉瓶盖的简图。
当天晚上,我兴奋地将我的想法和设计的简图一一向爸爸作了汇报。爸爸听后,赞不绝口,认为是个极佳构思,可申请专利。
第二天,爸爸带回在专利局检索的申请专利的记录结果,很扫兴地告诉我,这个专利已属国家公开的现有专利技术,有人早在1994年获得了专利权,但该专利可能存有不足之处,至今无人实施,现在此专利已经废弃了。
我看完爸爸带回来的图样和简介后,我认为它的不足之处可能是舌边的强度不够。这使我联想到爸爸曾经给我买的溜冰鞋里备用扳手的设计原理,该扳手里装有加强筋,以起到增加杠杆强度的作用。我为什么不能将这个原理运用到瓶盖舌边上,以增加舌边的强度来达到理想的目的呢?但因忙于做暑假作业,我只好将此事搁置下来。
新学期到了,我向老师请教,老师对我的构思进行分析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帮我作了更完美的补充设计。爸爸看了新的设计草稿,决定再次帮我申请专利。
第二天下午,我放学回家,爸爸高兴地向我介绍申请专利的全过程,令我非常惊喜。这次申报专利,得到了专利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和支持,考虑到我还是学生,为鼓励学生创新热情,因此免费为我办理了申请程序。爸爸还转达了专利局领导对我的殷切期望,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我愿将此专利权无偿转让给衡阳啤酒厂或其它啤酒、饮料等企业,并希望它早日得到使用,尽快服务于社会。
易拉瓶盖专利设计说明
(专利号:ZL00225681.9)
本实用新型易拉瓶盖适用于盛装啤酒、饮料等玻璃瓶,该瓶盖拉手上设计有加强筋,在拉开瓶盖拉手时,瓶盖拉手将与之相连的皱折一同拉开而启开瓶盖(见附图)。
该设计克服了现有瓶盖的不足,无需专门工具即可拉开瓶盖,具有开启方便、省力等特点,设计简单新颖,安全可靠。
实用新型“易拉瓶盖”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