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11 年 9,10 期
“细致入微”的宇航员饮食
作者: 宋寒
放眼太空,浩瀚无垠。
你可知道,在地球的周围,有我们人类的先行者——宇航员,正代表人类进行着许许多多重要的科研和探索工作。
或许你会问,宇航员在茫茫太空都吃什么喝什么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宇航员的饮食世界,一探究竟吧!
“长达8页”的严格规定
在宇航员执行太空任务,以及返回待救援期间食用的东西,我们统称为航天食品。
在航天医学界,有关航天食品的相关规定长达8页之多,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你千万别以为这是小题大做哟!太空中的环境比我们地球上复杂、艰难无数倍,宇航员需要时刻保持充沛精力,他们的饮食必须严格监控、科学计算、严格配套和营养均衡。
航天食品最首要的是要确保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不能发生任何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它们的包装必须能经受住航天特殊环境因素的考验,如冲击、振动和加速度等,在地面试验时,航天食品还必须至少留样三天备查,比如每天饮用的牛奶,都要经过多次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分析。
此外,航天食品要充分考虑宇航员失重状态下的生理需要。因为失重时,人的味觉、嗅觉等感知都与地面差异大,同时人体会出现骨钙丢失、肌肉萎缩、红细胞数量减少等可能,航天食品也必须有预见性地调整改良。
美国宇航员就曾发现,大家都不太喜欢的德国辣味土豆沙拉在太空中竟然变得非常可口了。
60年代苏联宇航员的太空食品
奇特的航天食品加工
航天食品是在失重状态下食用,所以在食用特点、技术上都有特别要求。
比如,为了减少空间和负载,航天食品要重量轻、体积小;为了防止食品在舱内漂浮,一些食品必须加工成“一口吃”,且不能有流动汁。
比如,为了便于航天食品在航天飞行的过程中保存、制备和进食,需要有相应配套的食品伺服装置,如食品保鲜设备,食品加热装置(如加热器和烹饪炉),水分配器和餐盘、餐具等,当然还必须有饮水箱。你知道吗?航天飞行中所准备的饮用水都是质量最好的纯净水。
在航天食谱中,新鲜食品其实很少,一般只在飞行前1~2天提供;而脱水食品重董轻、体积小、能长期保存,食用时只要适当兑水,食物就能恢复原形。但这类食物外观不好看,会影响宇航员的食欲,给的量往往控制在食谱比例的50%内。
此外,还有最具特色的冻干食品,即利用冷冻干燥技术脱去水分,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原状和营养。它们往往可以直接食用,水果、蔬菜即用此法。
对于宇航员提神的饮料,一般采用茶晶复水处理,它类似我们地面上的固体饮料,如酸梅晶、橘子晶等,往往通过过一个单向阀门注水,还原后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中国宇航员在饮食上是最有福气的,目前进入他们太空食谱的已经有陈皮牛肉、鱼香肉丝和宫爆鸡丁等家常菜了。
存放太空食物的贮藏柜
航天食品-陈皮牛肉
宇航员是怎么进食的呢?
在太空失重下进食,宇航员在打开食品包的时候,必须及时握住,不然就会让它“逃之夭夭”了!更要小心的是,食品一旦破碎或掉屑,会带来危险,如影响仪表仪器运转,影响航天员的视线,更严重的是可能被航天员吸入呼吸道或掉进眼睛。
有趣的是,最早进入天空的前苏联和美国宇航员,是用“嘴对嘴” 进食,即将特殊加工的食品装在类似牙膏管的容器内,进食时用导管挤入口内。而现在,进食方法更方便,宇航员可以将一餐所食用的五六种食物组装在一个餐盘上并围坐在餐桌前,惬意地进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