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可能发生过惊天核爆炸

来源 : 2011 年 9,10 期 

火星可能发生过惊天核爆炸

作者: 杨先碧

距今1.8亿年前,火星上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冲向天空,前所未有的核爆炸发生了。冲击波、热浪和核辐射席卷整个星球,摧毁了火星表面的所有生物。烟消云散之后,曾经生机勃勃的火星表面变成了一片巨大的荒漠。这些情节是俄罗斯太空轨道技术公司的研究人员约翰·布兰登伯格提出的火星核爆炸假说中的场景。

核爆炸改变火星地貌

火星上可能发生过的核爆炸完全改变了火星的地貌。火星现在是一个干旱的星球,这是因为在巨大核爆炸发生时,所有的水域在瞬间被蒸发,蒸汽被冲击波带出火星大气层,逸散在太空中。火星的大气层也因此变得稀薄。核爆炸数万年之后,火星慢慢冰冷下来,一些尚未逸散的少量水汽则聚集在高纬度地区,并慢慢在火星的极地冷凝成为冰盖。

火星上的冰盖可能是核爆炸之后水汽冷凝而成

火星上遍布的砾石可能是爆炸的产物

火星探测器拍摄的照片显示,在火星的荒凉沙漠表面,密布着大大小小的石块。传统的理论认为,这些石块是风蚀的结果。布兰登伯格表示,这些石块的分布十分密集,而且大小不一,形状很不规则,不像是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很像是爆炸后的产物。在火星天然核爆炸发生时,一些巨大的岩石和山体也被冲击波撞成碎块,四处分散,造成了如今砾石遍布的火星景观。

火星的颜色也发生了改变

核爆炸还改变了火星的颜色。火星原本不是一个红色的星球,而是像地球一样是一个多彩的星球。核爆炸将这些色彩都摧毁了,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分散到火星各地,至今还没有衰减完毕,依然有不少高强度射线发出。正是这些高强度的辐射,令从地球上观测到的火星呈现红色的面貌。而在传统的理论中,科学家认为火星的红色是源自于火星土壤中高浓度的铁元素。

火星红色可能源自核辐射

核爆炸是天然发生的

我们知道,在地球上要发生核爆炸,需要提炼出高浓度的铀、钍和钚等核物质。火星上那场巨大的核爆炸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难道火星上也曾进化出可以制造核武器的智慧生物?布兰登伯格认为,火星上的那场核爆炸可能不是由武器引起的,而是自然发生的核爆炸。火星地壳深处可能埋藏着一些高浓度的铀、钍和钚等核物质,它们因地震、火山爆发等原因而相互撞击发生爆炸。

根据假说,这起自然发生的摧毁火星表面所有生物的核爆炸威力惊人,相当于100万枚百万吨级氢弹。这次核爆炸发生的地点是火星北部的阿西达里亚海,至今那里还能探测到高强度的核辐射。他还认为核爆炸可能不是一次,而是一次核爆炸发生后,产生了大量的中子穿透地壳,引发了火星地壳中的其他核物质,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多次核爆炸。火星上有许多直径几十千米的大坑(也就是环形山),传统的理论认为它们是陨石撞击形成的,而布兰登伯格认为部分大坑可能也是核爆炸的发生地。

火星上的一些大坑 可能是核爆炸的发生地

若是要验证这个假说,就得规划探测器前往火星阿西达里亚海探索的任务。在以后的载人火星探测完成之后,这个假说是否正确就很好判断了。不过,这也为载人火星探测提了个醒,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下,上火星一定要做好防核辐射的准备。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