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1999 年 03 期
『性情古怪』的跃动冰川
作者: 张文敬
快速前进的跃动冰川。
大峡谷地区的冰川弧拱构造现象。
由于国力的增强、科学普及的不断提高,国民对冰川科学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多。但对冰川家族中的一位特殊成员——具有跃动特性或者具有跃动形迹的超长运动冰川却了解不多,甚至闻所未闻。
跃动冰川或者具有跃动形迹的超长运动冰川是一种具有特殊运动规律的现代冰川,它们会在某一时段之内突然周期性地快速前进。这种突然快速前进与气候变化、地震活动等许多看似非其莫属的诱发因素竟毫无关系。究竟跃动冰川的运动机制为何,目前国际上虽提出了不少理论和各种假设,但都不能科学完美地解释冰川这种特殊的运动现象。
离开格嘎村,离开德钦老人,我们向南迦巴瓦峰西坡的则隆弄巴沟行进。
则隆弄巴沟谷内的则隆弄冰川就是我国冰川研究史中首次被发现和科学考察的一条跃动冰川。
在行进途中我给同行的考察队员们讲述着则隆弄跃动冰川被发现的经过和它的跃动历史。
……那也是1982年初夏的一天中午。当我带着张振栓和两名边防战士爬到则隆弄冰川一道古则碛顶上向冰川谷地望去时,我被眼前所见到的现象惊呆了 :一条冰川被分割成六段,像一条被一把倚天长剑斩断的巨形蟒蛇,七零八落地散卧在则隆弄巴那状如英文字母“S”形的谷地之中,最上一段紧贴南迦巴瓦峰陡峻的主峰峰体岩坡之上,最下一段则伸到离雅鲁藏布江不足两公里的谷底出山口附近。我虽然去过很多冰川区,考察过不少的现代冰川,但像类似则隆弄冰川这样的地貌景观形态则是首次见到。不过就在这一刹那之间,“Surgeglacier”(跃动冰川)这一概念突然从我脑际中怦然跳出。后来经过对当地居民的调查了解,当然也包括对德钦老人的访问,终于证实了则隆弄冰川是一条跃动冰川,并且还查清了冰川分别于1950年和1968年发生过两次突然快速前进和1984年的一次局部块体滑动。
大峡谷入口处的南迦巴瓦峰西坡则隆弄冰川谷地(1968年冰川跃动冰体已经消退)
冰川跃动诱发的冰川泥石流
由于冰川跃动具有突发性的超长运动特点,往往给冰川谷地下游造成意想不到的灾害,譬如冲毁道路、破坏桥梁、摧毁森林、甚至掩埋村庄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因此研究者还称冰川跃动为“灾害性冰川前进”。
则隆弄冰川1950年那次的突然快速前进,就将谷地下游一个叫直白曲登的村庄夷为平地,除一名叫直木措的藏族妇女因房梁保护得以幸免之外,全村97人遇难……
由于冰川跃动时具有将上游的现代冰川某一部分快速整体搬运到下游一定空间位置的能力,科学家们也曾设想,当冰川跃动机制之谜被揭开之后,利用人为诱发的方法,在人类需要的时候,譬如在未来大峡谷入口处修水力发电站江水截流的时候,人为使则隆弄冰川发生超长运动,横断江水。当大坝竣工后,冰体自然融化不留任何后遗症。不过真有那一天,大坝坝址一定要选好,否则新的冰川跃动将可能对大坝造成危害。
1968年则隆弄冰川快速滑下的跃动冰川
无独有偶的是,我国发现并经多次考察的第一条具有跃动形迹的超长运动冰川也发育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这就是位于大峡谷顶端支流——帕隆藏布上源的米堆冰川。米堆冰川先后于1930年左右和1988年两次发生快速前进。其中1988年的跃动引起的洪水冲毁了下游川藏公路近24公里长的路堤路基,给国家和地方交通运输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则隆弄跃动冰川的发现和考察已载入了我国“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大事记”中。在此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队经林芝地区时,地方旅游部门负责人找到我和地貌学家杨逸畴教授,请我们对未来林芝地区的旅游开发提出意见。我和老杨不约而同地建议将则隆弄跃动冰川列为未来科学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地貌景观点之一。不过目前包括则隆弄跃动冰川在内的大峡谷地区的每一项自然资源,当务之急是科学保护,在未来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考虑开发。
下期内容:青藏高原的一大发现——帕隆藏布大峡谷。就深度而言,这是一条仅次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尼泊尔境内的喀利根德格大峡谷的世界级峡谷地貌景观区,排名世界第三当之无愧。
作者在米堆冰川雪线附近考察,背景为美丽的冰川弧拱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