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0 年 05 期
人际交往,成功者de第一课
作者: 邓敏
卡耐基说:“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成功,15%靠他的专业技术与创造,85%靠他的人际交往。”此话虽过于偏颇,也使我们知道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中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极为重要的时期,对青少年来说,不仅要勤于读书,还要善于“阅人”,提高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如何上好“人际交往”这一课呢?
首先,要树立健康积极的交往意识。这种交往意识必须是进步、向上、乐观的。
其次,要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准则。第一,真诚友善,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就是一个十分真诚的人。有一次他去某省参加一次座谈会,到会的全是省市两级电视节目主持人,虽然那天是阴天,但这些主持人却都戴着墨镜,崔永元一见,便毫不客气地说:“要想成功,首先摘掉你们脸上的墨镜,咱们干的就是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的事情。”屏幕下,崔永元也总是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无论是采访,还是签名,他有求必应。试问,这样一位真实说话,以诚待人的主持人,又怎会不受欢迎呢?第二,要尊重信任他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期望之一是希望被别人钦佩、赞美与尊重。”《南方周末》报记者刘天时等在写《穿舞鞋的女囚》一文前,曾去浙江女子监狱采访,在第一天的接触里,女囚们是退缩沉默的一群,刘天时便在她们表演后,主动帮她们递水,清理道具,渐渐地,女囚们感到了这位记者的真诚,开始讲述她们各自不同的故事。在这里,尊重与信任,便是获得良好人际交往开始的一个契机。第三,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互助互补,它包括物质方面,但更多的是精神方面。还记得课文《伟大的友谊》吗?青年时期的马克思非常穷困潦倒,而他的朋友恩格斯则出身于富商家庭,在恩格斯的物质资助与精神鼓舞下,马克思学会了几门外语并发表了大量理论性著作,他们之间互助互补相互鼓励的友谊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第四,要学会宽容理解他人,这也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有缺点,要学会宽容,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湖南卫视《有话好说》栏目办过这样一期内容,讲述一位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变成街头小混混的故事。一般观众也许会认为这全是因为这位青年不求上进、自甘堕落而造成的,但主持人马东却从他当初被评选的原因、个人的成长经历、老师的介绍中引发了一个更深的话题:有时,旁人对英雄模范的纵容与舆论的压力也会改变一个人。节目中,马东言语间没有丝毫的鄙视,有的只是对那青年的理解、劝告与鼓励。其实,学会宽容他人,这也是人成熟的一个标志。
最后,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哪些最佳途径呢?首先,珍惜各种有益的社交活动,积极热情地投身到篮球赛、演讲会、讨论会、辩论赛等活动中去。如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哪一个在学生时代不是“指点江山” “挥斥方遒”的活跃分子?其次,使用别致的交往手段。比如某同学病了,在他枕边放上一张祝福卡;同学考试失败了,送他一本如何对待挫折的书,邀他去游玩;自己心中有了烦恼,可以打电话去电台倾诉等等。再者,要学习和吸取他人交往方面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台湾作家刘墉的《创造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可作为极好的借鉴,如他所说:“记住,这世上每个人都可能跟你有缘,也都可能成为你的助力。要知道,善于交际的人,即使在路边看商店橱窗,都能与其他看橱窗的人开口寒暄。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善于掌握每个小小的契机,把它发挥成大的条件,从而为我所用。”也许,这便是我们最应向人际交往的成功者学习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