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锁具 护宅千年

来源 : 2018 年 05 期 

小小锁具 护宅千年

作者: 韩寻

时间刻度

仰韶文化时期(约5000年前)

中国

最初,人类只是简单地用绳索把门捆缚好,之后再打上一个牢固的绳结,这就是锁具的雏形了。到了距今约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发明了装在木质结构框架上的木锁,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门闩(shuān),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锁具了,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木匠大师鲁班对门闩进行了改良,他在门闩上安装了精心设计的机关,并开始用青铜制作钥匙,使其更接近我们现在所认知的锁具。

原来在数千年前就有锁具了,古人的智慧果然不可小瞧。

不过,木质锁应该不怎么坚固吧,感觉很容易被破坏啊。

汉朝时期(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中国

小好问跟古人想到一块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也觉得木锁不够坚固,保密性也不强,所以后来才改用青铜制锁。不过,最初的青铜锁结构相对简单,还是不够安全。这种情况一直到中国汉朝出现了俗称“三簧锁”的铜质簧片锁后,才得以缓解。

三簧锁利用两三片板状铜片的弹力来达到关闭和开启的作用。由于簧片装置能做出多种变化,并可用钥匙孔的形状来决定钥匙的式样,其安全性、保密性较木质锁有了很大的飞跃。比较常见的三簧锁锁孔有“一”“吉”“士”等字样,不同的字代表着不同的阶级。普通的百姓只能用“一”字形三簧锁,而“吉”“士”等字形的三簧锁是给贵族和官府用的。

这种三簧锁不仅造型别致,而且安全性和保密性还强,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18世纪

英国

时间机器,接下来我们要去见识哪种锁呢?应该轮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还在使用的锁具了吧?

没错,接下来我要带你们去看的是叶片锁。在公元18世纪,英国人丹尼克·波特发明出凸轮转片锁,也就是早期的叶片锁。这种锁是利用钥匙上斜面角度变化不同的牙花旋转对齐锁芯中角度变化不同的叶片,从而实现锁芯旋转开启的锁具。后来经过发明家们的不断改良,叶片锁钥匙牙花的变化增至上万种,这意味着现代机械锁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叶片锁及其钥匙造型美观大方,是公认的最经典的锁和钥匙标志。现今社会上,有许多国家、组织会把叶片锁的钥匙制成大型金钥匙赠送给友邦和贵宾,以示尊敬、信任和欢迎。

1848年

美国

我们家原来用的旧锁是弹子锁,这种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1848年,美国人耶尔发明了采用圆柱形销栓的弹子锁,人类从此进入现代锁时代。弹子锁亦称弹珠锁、珠锁、锁簧锁或销栓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锁具结构。它的原理是使用多个不同高度的圆柱形零件(称为锁簧、弹子或弹珠)锁住锁芯。当放入正确的钥匙,各锁簧被推至相同的高度,锁芯便会被放开,即可旋转开锁。如今弹子锁的结构又有新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双向、三向、四向弹子结构,以及平面、双面、多面、双排双面、多排多面弹子结构和组合弹子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锁的安全、保密性能。

1874年

英国

1874年,英国人布拉默发明的套筒转芯锁在锁具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区别于仅用钥匙去驱动锁栓的费耗人力的古典开锁传动方式,套筒转芯锁将锁定机构置入一个体积不大的套筒之中,通过转芯作为中介传动小钥匙对于锁栓的控制,十分方便省力。套筒转芯锁的钥匙是小圆筒形状的,顶部纵向开有不同深度的槽口,且这些槽口与套筒内部的金属滑板的开槽相互吻合。要想开套筒转芯锁,需插入钥匙,当其使滑板槽口都同时处在固定的圆形锁定盘的盘面高度时,钥匙就可以带动滑板和圆筒芯一起旋转,以达到释放锁栓(开锁)的目的。套筒转芯锁曾一度被誉为“最难被撬开的锁”。

这种套筒转芯锁挺特别的,我打算去网上买一把回来研究研究。

21世纪

世界各地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各种各样的智能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比如:磁控锁、声控锁、超声波锁、红外线锁、电磁波锁、指纹锁、眼球锁、遥控锁等。这些智能锁具有机械锁所无法比拟的高保密性能与安全性。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智能锁将会走进千家万户,而传统的机械锁则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智能锁取代机械锁是必然的趋势,我住的小区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在使用智能锁了。

(插画绘制/蔡成恩)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