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动物大世界

来源 : 1998 年 06 期 

畅游动物大世界

作者: 李克

9月25日,星期五,北京市东城区琉璃寺小学一年级的王小萌同学醒得特别早,匆忙吃过早饭后就催着爸爸快点儿把自己送到学校去。因为今天学校要组织同学们一起去中国农业博物馆参观动物大展览,误了点儿可就赶不上校车了。

上午9点钟,王小萌和同学们一起坐校车到达了展览馆。一下车,可真热闹,学校一、二、三年级的学生100多人都来了。展览馆顿时欢腾起来。

按班分组,王小萌和同班同学一起跟讲解员李阿姨先进入了珍稀水生动物陈列馆。迎门一条7米长、5吨重的大鲸鱼标本立即引来同学们一阵“哇塞”之声。再往里走,95公斤重的大海豚、150多斤重的大海龟、珍稀名贵的中华鳄……各类水生动物标本近500件,可让王小萌开了眼界。他还趁李阿姨不注意偷偷摸了摸一条大鳝鱼的背脊,滑滑的。

听!除了讲解员李阿姨在说话外,还有一位叔叔在说话,他在哪儿?噢,原来展厅里还在放投影呢。清晰的画面正在展示海底世界景观,栩栩如生,仿佛自己在海底畅游。“叔叔”的声音是在解说。还有更精彩的:厅内还装有两台多媒体触摸屏。手指一按,屏幕上的企鹅挥翅向你致敬了;再一按旁边的留声机喇叭,企鹅开始带你巡游它的世界、讲述它的家史啦。王小萌看着听着,都入了迷,要不是张老师叫他不要掉队,他肯定还要“问问”那个大墨鱼,听听它说些什么。

进入水族厅,同学们的情绪更高涨起来。王小萌从没见过这么多这么大的“鱼缸”,“鱼缸”里的鱼五颜六色、形体各异;“鱼缸”里的砂、石、水草五彩斑斓、造型奇巧。看,一条小海豚游过来了,同学们一齐朝向玻璃屏涌过去,齐刷刷伸出手来想去摸海豚的大尖嘴。张老师忙上前劝阻同学们不要挤坏了玻璃板,伤着自己。

离开水底,来到陆上,珍稀陆生动物陈列馆内别有一番洞天。以几棵分别簇发着绿、黄、红色树叶的古木为主背景,配以枝藤萝蔓、石丘水流,其间栖息着数百只珍禽异兽。它们或卧或站,或攀或跳,或哺或嬉,形态各异,情趣盎然。王小萌随同学们刚入馆门,一时间竟怔住了,同学们也顿时鸦雀无声。因为眼前的景致太美了,其间的动物太真了。

东北虎、金丝猴、大熊猫、长臂猿、丹顶鹤、绿孔雀……眼睛都快不够用了。李阿姨在说什么呢?什么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什么世界仅有、什么濒临灭绝……哎?突然王小萌眼睛一亮:大林底下怎么趴着一只乌龟?乌龟不是在水里游的吗?听李阿姨一讲才明白,原来那是一只穿山甲比乌龟名贵多了,国家重点保护,严禁捕杀,可以说是无价之宝;有的饭店在出售,那是犯法的。旁边像小鹿的那个叫麝,它的身上有个香囊,麝香是很贵重的药材。古时候人们杀麝取香,所以麝见了人就跑得远远的。现在不了,人们是取香留麝,一只麝可以取10次香呢。站在石头上的那只长尾巴的叫褐子鸡,凶猛好斗,宁死不屈。古时候皇上用它身上的翎毛奖给武士,以示嘉赏。李阿姨正讲得神采飞扬,同学们也正听得津津有味,忽然传来“咩咩”的几声羊叫。循声望去,声音是从一台多媒体触摸屏上发出的,原来是一名同学无意间按压了有效触摸点,大家不禁哄堂大笑起来。

王小萌与同学们最后来到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标本馆藏品展馆,这里的标本虽不比前几个展厅的生动鲜活,但听说那些都是中国最高动物科研机构的看家宝呢。在这里,同学们还与特意赶来参观考察的全国政协委员们碰在了一起。一位柱着拐杖94岁高龄的老爷爷摸着小萌的头说:“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只认识家猫家兔,可没你们这么早开眼界。”听得王小萌心里美滋滋的,心想,这次回家一定要好好给爸爸妈妈上上课。

参观完毕,张老师客气地问讲解员李阿姨:每天不停地说啊讲的,累不累?李阿姨说:“看到孩子们那股认真、着迷劲,什么都忘了。我记忆很深的一次是一个上幼园的孩子由父母领着来参观,整转了大半天,孩子就是不肯走了,并央求说爸爸妈妈你们好不容易陪我来这儿一回,就再多玩会儿呗。父母说以前从未见自己的孩子对什么东西这么迷过。”

陪同全国政协委员参观的孙晓鸥叔叔指着一台多媒体触摸屏说:“如果以后游戏厅里的游戏机都换成这种动物匣子,寓教于乐,就可以向中小学生们自由开放了。”

是啊,农展馆动物(标本)大世界是知识的宝库,是趣味的海洋,是人皆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