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偷酒“贼”?

来源 : 2000 年 05 期 

谁是偷酒“贼”?

作者: 匡恒照;张毅

▲①很早以前,有一个酒店老板,买了 50升的酒精,叫小学徒再往里掺进50升的水,配成低度酒卖。小学徒认真地照做了。

②不料,加完以后得到的却是97升的混合液体。怎么会少了 3升液呢9老板怀疑是小学徒偷喝的,便把他辞退了。

▼③小学徒直叫冤,那么谁是偷酒“贼”呢?这个问题引起了众多的科学家的兴趣他们多次将不同的物质掺和在一起,观察体积有什么变化。后来终于真相大白。偷酒“贼”原来是人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分子之间的空隙。

▼④因为各种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而且能被压缩使体积变小。

▲⑤水在40000个大气压的压力下,体积可以缩减为原来的1/3。如果用20000个大气压,压缩装在厚壁钢筒中的油液,钢简外面也会渗出油珠来的。可见,钢分子之间也有空隙。

▲⑥更有趣的是,把磨光的铅块和金块紧紧地压在一起,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放置四五年,它们竟会相互渗入0.5厘米~1厘米深,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瞧,分子居然跑到街坊家串门去了。

▲⑦和液体、固体相比,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最大。在0℃和1个标准大气压的状态下,10000立方米的气体中,要是让分子一个挨一个地排列起来,它总体积只有4立方米。

⑧科学家们知道分子间有空隙以后,50 + 50≠100的案件就被侦破了。原来,两种液体混和以后,由于两种分子互相填充对方的空隙,便使得总体积减小了。

▼⑨抓到了偷酒“贼”后,人们的收益可大啦!像风镐、风钻、喷雾器以及汽车、电车、火车上的制动装置等,用的都是压缩空气。就连压缩饼干,也是受这个后发做出来的。

▼⑩在适当温度和高压情况下,还能把气体压得变成液体呢。液化气体的用途就更大了,用它来获得真空,制出的白炽灯、日光灯、霓虹灯、电子管、光电管等,质量都非常好。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