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17 年 07 期
蚯蚓的观察报告
作者: 孙良建
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漾西小学
观察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蚯蚓的外部特征和活动特征,掌握一定的观察动物的方法和记录描述方法,并通过此活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观察工具:
放大镜、铅笔、培养皿等。
观察过程:
一、蚯蚓的外部特征
观察内容:将蚯蚓放在观察盒中,借助放大镜等工具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
观察方法:看、摸。
观察发现:
1.整体特征
体软:蚯蚓的身体软软的,体内没有骨头,可随意弯曲。
环带:蚯蚓的身体上有一个地方,颜色比其他地方明显要更深,大小也要更细,这就是环带。环带是蚯蚓的生殖器官,它的卵是从这个地方排出的。环带把蚯蚓分成了两部分,我把它们分别称为前端和后端。
蚯蚓前端的顶部有一个可伸长和扩张的孔,这就是蚯蚓的口。它的口张开后还会缩回去,可能蚯蚓就是这样通过张开和收缩口部把食物吞进去的吧。
蚯蚓的后端较长,运动没有前端灵活。在后端的末梢,有一个孔,那就是蚯蚓的排泄口——肛门。蚯蚓排便时,肛门会缩成圆圆的一团,它的粪便会从圆的中间挤出。
2.皮肤特征
体节:蚯蚓的皮肤是黑褐色的,并且有一圈一圈的体节,像吸管的褶皱一样,它的身体能伸缩的秘密就在于此吧!这些体节大小不一,前端的体节明显比后端的粗。
表皮:用手摸上去,蚯蚓凉凉的、湿湿的、滑滑的、黏黏的,这是因为蚯蚓的皮肤会分泌一种黏液造成的。查资料得知,蚯蚓用湿润的皮肤呼吸,黏液可帮助它进行气体交换和减少运动时的摩擦。蚯蚓是冷血动物,它自身不能产生热量,因此体温会与环境一致,在室温下用手摸就感觉凉凉的。
二、蚯蚓的运动
观察内容:把蚯蚓放在白纸上,观察蚯蚓的运动。
观察方法:做实验、看。
观察发现:
1.运动方式
蚯蚓是靠身体伸缩爬行的。我把蚯蚓放在白纸上进行观察,它的前端会先往前伸,同时口会伸出来并张开,然后像吸盘一样吸住前端纸面,同时后端往前一挪,就前进了一段距离。不断重复这样的动作,它就完成了向前的运动。蚯蚓爬行时会留下和蜗牛一样白色透明的痕迹,这些就是蚯蚓体表的黏液。
2.爬行的方向
在观察的这几天时间里,我始终没有看到蚯蚓会反向爬行。如果它想往反方向去,它的前端会先改变伸出方向,吸住纸面后再把身体拧转过去。
三、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观察内容:用铅笔分别刺激蚯蚓的前端、中间和肛门,观察蚯蚓的反应。
观察方法:做实验、用放大镜看。
观察发现:刺激蚯蚓的口或前端,这一部分会马上逃开,并且伸长后在空中摇晃几下;刺激蚯蚓中间部分,蚯蚓会伸长,并且前端会抬起;刺激蚯蚓的肛门,这部分会缩起来,并且前端伸长抬起。我发现不管刺激蚯蚓的什么部位,它的前端都会有反应,这可能是因为蚯蚓的神经系统中心在前端吧!
四、蚯蚓怕水
观察内容:将蚯蚓放入浅水盘中,从蚯蚓的反应判断蚯蚓是否怕水。
观察方法:做实验、看。
观察发现:蚯蚓刚放入水中时,没有任何反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蚯蚓的前端会抬起,似乎想逃离水面。再过段时间,这种想挣脱水面的动作会越来越激烈。
原来蚯蚓并不会像鱼一样可以自在地游泳,而是惧怕水的。但蚯蚓和没有学会游泳的人相比,在水中的存活时间要长得多。大雨后蚯蚓会到地面上来,可能就是因为泥土中的空隙都被水充满,蚯蚓不能自在地在那里生活。可见,蚯蚓用湿润的皮肤呼吸虽然需要一定的水,但是完全浸泡在水中也会窒息,看来蚯蚓也只能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五、蚯蚓的进食
观察内容:将软落叶剪碎,喂给蚯蚓吃。
观察方法:做实验、看、闻。
观察发现:从一些资料中,我得知蚯蚓喜欢吃腐烂的食物和落叶碎屑,于是我给它准备了一些落叶小碎片,喂给它吃。蚯蚓会张开口,吸住碎屑,但是怎么也吞不进去。可能这些碎屑太大或太硬,蚯蚓吃不进去吧。从这里我知道了,蚯蚓身体很软,不喜欢硬的食物;它的口很小,也不喜欢大的食物。蚯蚓最喜欢的可能还是腐烂在泥土里的东西,它会连带着泥土一起吃进去,经消化后残渣也和泥土一起排出来,所以蚯蚓的粪便往往看起来和泥土差不多。另外蚯蚓闻起来会有一股泥土味,可能就是蚯蚓进食时会连泥土一起吃的缘故吧!
收获体会:
1.知识方面
通过对蚯蚓的连续观察,我发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比如蚯蚓的环带、蚯蚓的运动等。资料中的一些知识,以前我觉得不可思议,但是通过观察都被我验证了,例如蚯蚓对刺激的反应等。另外有些资料的知识也不够准确,例如蚯蚓喜欢吃植物碎屑,但这些碎屑要又小又软,这样蚯蚓才能吃进去。
2.能力方面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除了通过“看”等观察方法认识小动物,做实验也是深入了解小动物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做实验一定要适当,不能过分残忍地伤害小动物。
3.情感方面
蚯蚓是很多人都怕的一种小动物,通过这些天的接触,我发现它很温顺,也很可爱。蚯蚓虽然看起来不美丽,但是从它身上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指导老师/芮玉利)
(插画绘制/涂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