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17 年 07 期
闹市区里的科普小天地
作者: 石纪珍
湖南省长沙市的南门口是有名的闹市区,100多年前,这里就已经车水马龙了。由于历史悠久,附近的老巷子也特别多,天心区幼幼小学就坐落在这里的裕敏里巷。
在2016年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幼幼小学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两个,科技成果引人注目。我们穿街走巷,来到这个占地面积不超过1.5万平方米的小学校,了解他们的科技创新故事。
从换牙想到的科技小创意
在幼幼小学三到六年级的课表里,每周都会有三节科学课。在科学课上,同学们除了能学到理论知识,还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生活,将科学与生活相联系,发现科技创意的好点子。王子豪同学是其中的佼佼者。
同学们在换牙的时候,是否有过乳牙还没完全掉,恒牙就已经长出来的烦恼呢?这时,我们不仅需要去医院拔掉乳牙,还可能发现恒牙已经长歪,影响了牙齿的整体美观。王子豪同学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也因此想要发明一个儿童牙齿监测器,让人们可以轻松、方便地监测牙齿的生长发育情况。他根据科学课上学到的超声波遇到不同介质交界面会产生不同反射波的原理,设计了“儿童牙齿生长监测器”,获得了2016年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儿童牙齿生长监测器创意结构设计图
既能学又能“吃”的归真园
幼幼小学面积不大,两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一栋宿舍楼是学校最主要的建筑物。其中,科技辅导老师曹晓敏的名师工作室是同学们参与科学实践的主要活动场所。曹晓敏老师已经在幼幼小学工作了20年,她带领彭娅妮、谭艳红、曾祎飞三位老师一起为同学们的科技创新服务。
在学校教学楼后面,有一个大约100平方米的空地,这里是学校的小菜园,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归真园。这里种植的蔬菜既是同学们进行科学观察与研究的对象,也是大家的日常美食。同学们时不时会过来松松土、除除草,更重要的是来观察植物生长到不同阶段的状态,对它们有更全面的认识。
谭艳红老师带领同学们观察蔬菜生长情况
小学生玩转编程与实践
幼幼小学有一个特别的社团——信息科普社,自成立以来,它就在各级科技创新比赛中连年获奖。
参加信息科普社的同学,首先都需要学习C++编程。通过认真学习,他们甚至与初中生同台竞技,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获得一等奖。有了编程基础后,信息科普社的同学们就会走出机房,进行具体的调查实践活动——他们一般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先确定调查主题,再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进行街头调查,最后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制作成图表。曹晓敏老师说,在长沙市,幼幼小学应该是把信息技术与调查活动结合得最好的学校。2016年,信息科普社的“长沙市小学生掌握长沙方言的情况调查”获得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信息科普社的同学在进行数据统计
校长寄语
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去发现未知的世界;我们有一个聪慧的大脑,可以去破译世界的密码;我们有一双灵巧的手,可以去创造更美的生活。同学们,保持你的好奇心,发挥你的想象力,提升你的思考力,你会获得无数惊喜!
——胡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