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地球八大太空探索回顾

来源 : 2007 年 7,8 期 

2006年地球八大太空探索回顾

作者: 郑林

2006年,地球科学家在扩大人类对地球家园、太阳系以及宇宙的探索与认知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下面的内容为我们展示了科学家的成就。

月球基地

2006年12月4日,科学家公布了“月球探索战略”和“月球基地计划”的初步构想。“月球探索战略”列举了人类月球探索和机器人月球探索的各种理由,其中包括需要维持人类在月球上生存所具备的条件。“月球探索战略”同时要求促进国际合作及为人类与机器人飞向火星和其他星球作准备。

▲未来的月球基地

▲忙碌的航天飞机和空间站

▲忙碌的航天飞机和空间站

“月球基地计划”的重点在于人类如何完成探索月球的任务。根据科学家月球基地小组的研究,最好的方式是在月球极地附近建立以太阳能为能源的基地。预计该基地首次任务将在2020年启动。

忙碌的航天飞机和空间站

2006年,科学家就国际空间站指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在这些计划中,“发现号”等航天飞机新的工程设计和安全技术得到了验证。

2006年,航天飞机已经将空间站的一根关键梁支柱和太阳能设备等运达空间站,并进行了重新装配。这一切都是为了使2007年成为一个更加活跃的空间探测年,而人们也将看到国际空间站规模和研究能力的大幅提升。

“哈勃”望远镜维修计划启动

2006年,“哈勃”望远镜继续传回大量观测结果,包括迄今为止在球状星团中所能见到的最暗淡的恒星图像,并且发现了16颗太阳系外的候选行星。

2006年10月,科学家宣布了对“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第5次空间维修任务计划。这样,“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天文观测能力在未来将得到扩展和提升。

执行维修任务的航天飞机将于2008年发射。

空间科学新方向

2006年,科学家在空间探索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调整,重新回到了长期的、前沿的、基础的研究之路。这保证了下一代空间运输系统的顺利开放和整个地球的空间探测远景。

同时,全世界各国之间不断拓展国际合作关系,各国航天局一道通过了新的国际空间站装配计划。美国对中国和印度新兴空间计划的关注以及各国科学家关于多国共同构建“月球探索战略”的努力,都是为了保证广泛而积极的国际合作,共同追求无止境的空间科学探测。

关注人类家园变化

科学家在2006年对地球及其气候的研究也频频有所发现。

▲“哈勃”望远镜维修计划

美国发射了第一颗能提供三维云图的卫星和一颗及时为气象学家和公众提供环境信息的气象卫星。与此同时,他们还发射了六颗近地卫星,通过这些近地卫星,对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因素进行研究,具体包括飓风等热带风暴的形成和影响等。

此外,科学家已经发现南极臭氧空洞继续扩大,海洋主要食物供应减少,这会影响渔业和气候变暖后的生态系统。同时,研究人员密切关注全球污染的移动、扩散,野外火灾和风暴,以及全球温度和冰川变化。

▲南极上空的臭氧日益增加

▲南极的臭氧空洞

红色火星有水吗

来自“火星环球探测者”的图像显示,火星上两个沟谷有明显的新沉积物迹象。这一观测为火星表面有流动水提供了强大的依据,同时也加强了人们对火星上可能存在微生物的兴趣。

“机遇号”火星探测车已经对“维多利亚坑”周围的悬壁岩石层进行了研究。此外,太空飞船与其他科研手段的结合将改变我们对于这一红色星球的认识,也为人类未来进行的火星表面探测计划打下基础。

▲深空探测将带来更多重大发现

深空探测

2006年1月,“新视野号”开始了它为期9年半,长达30亿千米的冥王星之旅,它将对这个人类未曾涉足的矮行星以及其周围的神秘冰区进行研究。

今年,“新视野号”已经抵达木星,预计2015年到达冥王星。

此外,探测土星的“卡西尼号”在土星的“恩克拉多斯”卫星上发现了液态水的迹象,它同时也发现有两个新的“环”围绕着土星,确定了另外两个环的存在,并且第一次在地球之外的另一颗行星,也就是土星的南极附近发现了类似飓风的现象。

对太阳的许多“第一次”

2006年,科学家对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进行了许多“第一次”的研究。

研究人员对太阳外围大气层进行了计算机建模,并预测出下一次太阳活动周期将比上一个周期活跃30%到50%。此外,科学家启动了“日地关系观测计划”,将首次构建太阳的三维视角景象。这些研究活动将为减轻太阳风暴的影响提供必要信息。

▲对太阳进行深入研究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