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7 年 02 期
恐龙灭绝新猜想:“男女比例失调”
作者: 徐娜
曾经主宰地球的恐龙家族为何完全从地球上消失?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研究鳄鱼生育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男女比例失调,雄性恐龙的灭亡导致了恐龙大灭绝。
要知道某位孕妇腹中胎儿的性别需要借助科学仪器,因为人类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在卵子受精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的。但是对于海龟和鳄鱼来说,事情就简单得多,它们想生“儿”生“女”并不是染色体在起作用,而是孵化时的温度。如果海龟妈妈想生一窝“女儿”居多的蛋,它可以选择不同的孵化点下蛋,比如,在温暖的阳光最常光顾的那片沙滩上。
鳄鱼的蛋
在动物王国中,脊椎动物的性别是在受精的一刹那由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决定的:如果一条X染色体遇到了一条Y染色体,那么下一代性别就是雄性:如果两条X染色体相遇,那么下一代性别则为雌性。哺乳动物、鸟类、蛇类以及爬行动物中的蜥蜴后代的性别都是如此确定的。但是,在某些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中,存在着巢温决定性别的事例,海龟和鳄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动物在同一巢穴中生下上下两层蛋,由于温度不同,孵出的幼体性别也不同。
美国科学家近年来就对美洲鳄和扬子鳄作了详细研究。他们研究的结果证明,孵化时的温度决定鳄鱼“新生儿”的性别。研究表明,当孵化温度为26摄氏度至30摄氏度时,鳄鱼的新生儿全为“女的”;在30摄氏度至3 4摄氏度时,鳄鱼的新生儿“有男有女”;在34摄氏度至36摄氏度时,鳄鱼新生儿全为“男的”。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它们的卵就孵化不出来,成为“死蛋”。
正在“接受”检查的美洲鳄
享受阳光的小鳄鱼
在对扬子鳄筑巢的位置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这些看来呆头呆脑的家伙在选择巢址的位置时,竟然非常讲究科学性。多数扬子鳄“产妇”把巢建在阴凉的山凹处,只有少数雌鳄把巢建在阳光暴晒的山坡上。显然按扬子鳄生活地区的气温,它们把卵产在阴凉的地方就可以孵出较多的雌性后代,这大大有利于扬子鳄家族子孙的繁衍。
海龟正在寻找合适的孵化点
和鳄鱼不同的是,海龟的孵化温度越高雌性越多。当海龟的“产房”温度超过2 9摄氏度时,孵化出来的小海龟都是雌性;而当“产房”温度低于2 7摄氏度,则生“男孩”。
由于恐龙是鳄鱼的远亲,美国科学家通过对鳄鱼“新生儿”性别的研究还大胆推测,恐龙灭绝是因为“男女比例失调”。在侏罗纪末期,随着冰川时代的来临,全球气温骤降,恐龙产的蛋要么是死蛋,要么孵化出来的是雌性恐龙。因此,最先消失的是雄性恐龙,那些活着的雌性恐龙全都成了不折不扣的“寡妇”,无法繁衍后代。就这样,整个恐龙家族随气温的下降而灭绝了。
为什么巢穴温度会决定鳄鱼后代的性别?科学家分析,温度变化会对幼鳄体内的性激素分泌量和接受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性别的变化。现在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和基因层次,但要得出研究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