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世界杯:机器人挑战人类

来源 : 2001 年 11 期 

2050年世界杯:机器人挑战人类

作者: 张海洋(北京)

“到2050年,机器人足球队足以打败人类的世界杯冠军! ”机器人世界杯赛网站主页上的这句话,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有些夸夸其谈,但大赛的主办者有信心将其变为现实。

“机器人世界杯赛”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机器人比赛。第一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于1997年在日本名古屋举行,此后每年举行一次比赛。今年的比赛在美国西雅图举行,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11支队伍参加了比赛,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派出代表队参赛,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机器人挺进绿茵场

仿真组比赛历来是机器人世界杯赛里规模最大、争夺最激烈的项目。比赛场地长1.5米,宽1.3米,每队有11名机器人队员。这些边长不超过7.5厘米的参赛“队员”比魔方大不了多少,停在场上时就像一块块傻乎乎的石头。可一旦比赛开始,它们立即灵活起来,像溜冰一样在场上横冲直撞,疯狂地追逐着一个橘红色的高尔夫球。仿真组的比赛规则与人类的足球比赛规则相似,也有点球、任意球和角球等,下半场结束时若为平局,则有3分钟的延长赛,也实行“突然死亡法”和点球大战。只是因电池容量有限,每半场为5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有趣的是,不时有参赛“队员”将球攻入自家大门,让场外球迷哭笑不得。

何时与人类同场竞技

看着场上的球员赛得难解难分,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时候机器人能够同人类同场竞技呢?赛事的赞助公司表示,今天的机器人世界杯还是雏形,让机器人球员赶上人类,这个目标到2050年可以实现。康奈尔大学代表队的领队认为,目前发展的难题并不是单个的技术,而是如何让它们互相配合。大赛主席则开玩笑地说:“如果机器人要和人比赛,必须说服人类选手参加才行,这肯定要费一番口舌。”不过,只要机器人足球队的技术提高了,再去说服球员跟它们比赛也许就不是难事了。

要让机器人踢好足球,目前还有几大关键技术需要改进:要让机器人看得准所需的机器视觉传感,机器人相互联络沟通所需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开发比赛策略所需的仿真技术,模仿人类行为决策的智能控制技术等等。近50年的时间内,这些技术难关将被科学家一一攻克。2050年,一场更为精彩的“人机大战”将再次在绿茵场上上演。

形形色色的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1.导游机器人:该机器人装备有先进的计算机语音处理系统,它能听懂英语,并作出回答,机器人体内的计算机还可以根据雷达选择行走路线。这种机器人可以用于商店导购、宾馆服务及盲人导向等许多方面的服务工作。

2.护士助手:一旦编好程序,“护士助手”随时可以完成各项任务,包括运送医疗器械和设备、为病人送饭等。

3.仿人形机器人“阿西莫”:2000年12月,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年度风云人物,10位当选者中最后一位竟是机器人——本田公司研制的新型智能机器人“阿西莫”。它身高1 20厘米,体重43千克,动作紧凑轻柔,不仅会挥手致意、翻筋斗,还可做些杂务。

娱乐机器人

1.机器小狗“爱宝”:日本索尼公司研制的娱乐机器人——机器小狗“爱,宝”,不仅有漂亮的外观,而且与真狗十分相似,首次投放市场便受到人们的欢迎。

2.足球守门员:小朋友在场地一端将足球踢向对面的幕墙上,幕墙上有足球大门和守门员的图像,守门员根据足球的落点做扑球动作,并伴有喝彩声和背景音乐。

军用机器人

1.排爆机器人;英国研制出的“土拨鼠”及“野牛”两种遥控电动排爆机器人均采用无线电控制系统,遥控距离约1千米。英国皇家工程兵在波黑及科索沃都用它们探测及处理爆炸物。

2.“间谍草”机器人: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微型机器人将可以做得非常小,美军研制的“间谍草”机器人,装有先进的微型电子侦察仪和照相机,看上去却如同一棵不起眼的小草。

医用机器人

1.脑外科机器人“伊索”:由美国研制,这种机器人做手术精度高、创伤小,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2. 口腔修复机器人:这是一个由计算机和机器人辅助设计、制作全口义齿人工牙列的应用试验系统,可以实现排牙的任意位置和姿态控制,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和质量。

(资料提供: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机器人工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