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1997 年 04 期
奇怪的太阳(下)
作者: 乔春有;万淅琳
畸形落日
在日落时,鲜艳夺目的太阳光盘不总是椭球形,有时也会发生畸变,呈现出四方形、三角形和面包形等奇形怪状的样子。有时已沉入地平线之下的太阳忽而又跳出来。苏联宇航员格·姆·格列奇科乘“礼炮——6号”轨道站飞行时,两次观察到从地球后面跳出的太阳圆面。
1933年9月13日,美国学者查贝尔,在美国的西海岸观察日落时,拍摄到一组十分珍奇的照片:当一轮又红又大的太阳缓慢西落时,其形状由圆形变为椭圆形,后又从椭圆形变成了上圆下平的面包形,渐渐地,太阳的顶部也被削平,最后变成了长方形太阳,并显露了有棱的四只角。
落日的畸变,是由于太阳光盘上不同部位发出的光线通过大气逆温层经历了复杂的反常折射的缘故。在极地高纬度地区,由于近地面和海平面温度低于高空温度,出现“大气逆温”现象(即越往高层气温越高,与通常气温随高度递减的规律相反)。又由于空气密度与气温成反比,所以近地面和海平面的空气密度大,折射率大,当太阳光从低空大气通过接近地平线时,就会发生光的折射作用。长方形太阳的形成,就是当太阳下沉时,太阳最下部分发出的光线首先通过逆温层产生最强的折射,使太阳下缘成为一条平行于地平线的直线,随着太阳下沉,它的上部发出的光线也逐渐发生了光的偏折,这样,到达一定程度,太阳的上下边缘都偏折成为平行于地平线的直线,成为长方形,并一展其有棱、有角的风采。
数日并出
1934年1月22日和23日,我国西安市上空连续两天出现7个太阳;1986年12月19日西安市上空5个太阳相映生辉(其中两个假日,两个彩色光斑)。半个世纪内,古城西安出现了3次“数日并出”奇观,真可谓“世界之最”了。1993年3月10日,山东烟台芝罘老爷顶东部出现了 “三日同辉”奇观。在我国古籍资料中,还有“十日并观”的描述。
数日并出的编导是谁?是高空大气中的六角形冰晶。因为在诸多太阳中,除了那个最亮的是真正的太阳外,其余都是鱼目混珠的假太阳。假日是日晕的一种,其成因和彩虹相似。就像我们在几面镜子面前会同时看到自己的几个像一样,在高空中对太阳成像的镜子就是六角形冰晶。这种冰晶在高空起着棱镜的作用,能使太阳光发生折射和反射。当冰晶呈六角形,且在高空呈竖直方向悬浮,排列规则整齐时,就会将太阳成像(“投影复制”)在高空,出现数日并出的奇观。但六角形冰晶及规则排列的机会均非常难得,所以数日并出的奇观比较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