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碑铭

来源 : 1997 年 02 期 

科学家的碑铭

作者: 彭炜

公元前212年的一天,当75岁的阿基米德对着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沉思时,入侵叙拉古的罗马士兵发现了他,临终时,他还请求士兵给他一点时间让他证完定理。他的惨死,引起了叙拉古人民的极大义愤。根据阿基米德生前遗愿,墓碑是一个圆锥体,顶上雕了一个球体。以纪念他证明的计算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的公式和若干几何学的命题。

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的希腊数学家刁藩都的十三卷《算术》巨著代表了古希腊代数研究的最高成就。他的最重要贡献是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并进行运算,他被后人誉为代数学的鼻祖。刁藩都的墓碑文是一个古老的方程:刁藩都长眠于此,倘如你懂得碑文奥秘,它会告诉你刁藩都的寿命。诸神赐与他的生命的1/6是童年,再过寿命的1/12,他长出了胡须,其后他结婚却不曾生育。这样又度过一生的1/7。再过五年,他有了一个儿子。但他的妻子竟然早逝,只活了刁藩都生命的一半,妻子死后,他在数学中寻求慰藉。又度过了四年,终于结束了他的一生。”这个独具一格的碑文,把刁藩都84年的生涯分为各个阶段,用方程关系表示出来,可谓碑如其人。

圆是最美的图形,对圆之美的感受和对圆周率的数值的计算,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研究数学之时。到了 16世纪末,荷兰数学家卢道尔夫将圆周率的近似值算到小数点后的第35位数字。称为“卢道尔夫数”。根据他的愿望,他的亲属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串数字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这串质朴无华的数字胜过多少华美的颂词!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毫无疑问是牛顿,尽管他自谦地认为只是一个在科学的大海边玩耍的孩子。在他的一生中,奠定了经典力学、微积分和光学的基石,为此他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崇敬。死后,他被葬于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国家公墓里,墓碑上刻着:“依撒克·牛顿爵士安葬在这里。他以超乎常人智力,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与形状、彗星的轨道与海洋的潮汐。他孜孜不倦地研究光线的各种不同的折射角、颜色所产生的种种性质。——让人类欢呼,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类之光。

高斯生于1777年,十岁时就显露出惊人的数学才能。19岁时他用圆规、直尺作出了正十七边形,解决了两千多年来的数学难题。他认为他是从这一成就的取得后才决心致力于研究数学的。他一生中在数论、代数、数学分析、概率论、级数理论等数学领域都有重要的发现。为此,被人们誉为“数学王子”。他的墓碑上刻着一个正十七边形。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